保护革命遗址赓续红色血脉
助力“百千万工程”活力古城建设
揭阳市榕城区老区建设促进会
红色遗址遗迹饱含着老一辈革命家、革命先烈的坚定信仰和鲜血,是内涵丰富的革命精神和红色基因的文化载体。近年来,榕城区老促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遗址保护和利用重要论述以及上级指示精神,抓住庆祝建党100周年和《揭阳市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颁布实施的有利契机,充分发挥老促会的职能作用,积极配合区委区政府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百千万工程”活力古城建设上做了一系列工作。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红色遗址保护传承氛围
加强红色革命遗址宣传教育,是传承红色基因的一项重要内容。榕城区老促会积极配合区委和市老促会,借助市广播电视台、揭阳日报社等新闻媒体,推出“行走绿廊、红色记忆、感受水城文化”“老区乡村行书画、摄影展”等系列报道,大力宣传革命老区、红色遗址和革命先烈事迹,讲述红色榕城可歌可泣的光荣革命历史。配合“五老”进机关、进学校开展红色教育活动,赠送红书,讲红色故事,唱革命歌曲,让干部群众、学校师生了解中国革命艰难曲折的历史进程,传承和发扬榕城革命历史文化传统。区老促会先后应邀到中山街道、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区文化旅游体育局、新河中学等单位讲红色遗址、先烈故事,受到广大干部群众、学校师生的欢迎。与区博物馆合作,充分利用红色遗址,英烈故事制作精美图片,以《红色沃土,光辉历程》为主题,打造红色展厅,在区博物馆展出,吸引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校师生进馆参观,缅怀先烈,追思历史,接受革命传承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奋进力量。
二、深入调研,建言献策,助力活力古城红色文化传承
揭阳古城榕城是揭阳地区革命活动的中心区域,在我党的革命斗争史上曾发挥过重大作用,是揭阳人民心目中的革命圣地。新民主革命时期,榕城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直接领导下,在周恩来、彭湃、杨石魂等革命前辈的指导下,浴血奋战、前赴后继、轰轰烈烈地开展革命运动,留下红色印记近三十处,可以说揭阳古城是红色革命旧址最集中、最有影响力、最有代表性、红色经典故事最丰富的地方。
为弘扬红色文化,助力活力古城、百千万工程建设,今年年初,榕城区老促会连续几天走街串巷,现场踏勘,对古城红色资源作进一步调研,采访烈士后裔,聆听红色遗址革命故事,查阅相关资料,挖掘红色资源,编制《榕城区革命活动红色记忆》《揭阳古城革命活动红色记忆分布图》,为做好红色遗址保护传承提供有效依据,并提出《关于揭阳古城红色资源保护活化利用的规划设想》建议意见,供区委区政府领导参考。建议以揭阳学宫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中共揭阳县支部成立旧址为中心,重点对彭湃夫人许玉磬烈士故居(迎紫轩)、杨石魂烈士、谢培芳烈士革命活动旧址、共青团揭阳县支部成立旧址(谢氏祖祠)、八一南昌起义部队领导人贺龙、叶挺、刘伯承活动办公旧址(姚氏学苑)、揭阳青年抗敌同志会旧址(启蒙小学)等14处重要红色革命旧址进行修缮打造包装,办红色展厅,串成红色旅游线路,作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军史教育主阵地,传承红色基因。榕城区老会的积极建言献策,引起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专门召开古城红色资源保护活化利用工作推进会,区委宣传部、区文旅体局等10多个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按照区老促会提出的建议意见,共同研讨古城红色资源保护活化利用工作,助力活力古城、百千万工程建设。
三、规划打造红色旅游名片,彰显揭阳古城红色文化魅力
为做好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打造红色旅游线路,今年5月,榕城区老促会专门组织区文旅体局、古城公司负责人、部分街道社区干部赴海陆丰地区调研,学习借鉴先进地区重视红色资源保护,传承红色文化,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经验做法。活动结束后,榕城区老促会主动召集区文旅体局、古城公司、设计单位及有关专家就做好古城红色旅游线路规划多次察看现场,反复论证,集中民智,把揭阳古城红色资源保护活化利用与古城规划建设、百千万工程建设有机融合,同步推进,打造党性教育新基地、红色旅游新名片,焕发古城活力。首期规划红色旅游线路共14处革命旧址,围绕学宫禁城、中山路、西马路三个红色区域,集中反映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榕城各个时期革命的奋斗历史。旅游线路建成以后,将新增多个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为讲好榕城红色故事提供坚实的硬件支撑。今年7月12日至13日,省老促会会长陈开枝等领导专程到榕城区调研红色资源保护活化工作,省调研组充分肯定该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就如何进一步完善计划,实施红色旅游线路打造提出指导性意见。榕城区老促会按照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抓好落实,同时积极配合区委宣传部、区财政局,充分运用政策,争取上级的资金支持,为实施揭阳古城红色旅游线路打造创造条件。目前,相关工作正积极有序进行。
四、积极抢救红色遗址,让红色薪火代代相传
榕城区部分红色遗址由于建设时间较久,加之被人为破坏,受损严重,破烂不堪。为抢救修缮保护这些红色资源,榕城区在财力偏紧情况下,有计划有重点积极发动社会力量,集腋成裘,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修缮保护工作具体问题。在市老促会和区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下,投资2000多万元分别完成紫峰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榕江公园革命烈士纪念碑、马士纯烈士纪念碑、地都镇华美村周鲁烈士故居、登岗镇沟口村“揭阳县二区农会纪念馆”等一批项目修缮工程,重建彭名芳小学。修缮中共桑浦山特委成立旧址春祖祠、中共潮普揭县委机关旧址、竹林村农会旧址贡士厅相关工作正在积极推进。通过对这些红色遗址的抢救保护,铭记历史,勿忘先烈,让红色薪火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