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恒——一位英雄母亲的抗战故事
抗日英烈李淑桓之孙 郭曙光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此时此刻,我深深怀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奶奶李淑恒,还有我的大伯父郭显承、四伯父郭显和、五伯父郭显乐。
奶奶李淑恒1894年出生于广东鹤山一户书香世家,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对岳飞、文天祥、花木兰等民族英雄推崇备至,养成坚毅性格。1913年她与我爷爷郭福荣成婚,后在广州开办“时修”女私塾,亲自执教。1930年举家迁居香港,继续办学,注重对学生灌输爱国主义思想。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沦陷的噩耗传来,奶奶悲愤交加,在宣纸上挥毫写下《哀国难》一词,以此激励学生铭记国耻,奋发学习,以报效国家。她还带领学生参与抵制日货和香港爱国救亡运动,她的课堂充满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奶奶积极参加香港惠阳青年会组织的抗日救亡活动。她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信念,先后把七个子女送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被誉为“东江游击队之母”。郭家满门投身抗战,其中3个儿子先后壮烈牺牲,她自己于1941年春参加东江人民抗日游击队,以教书为掩护,做民运和情报工作。同年九月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攻东莞抗日根据地,不幸被捕。她坚贞不屈,惨遭杀害,书写了“一门忠烈”的传奇。
大伯父郭显承,于1938年1月,奶奶送20岁的他奔赴延安陕北公学,后转入“抗大”,毕业后加入八路军,1938年在战斗中牺牲,成为家中第一位为国捐躯的烈士。
姑妈郭云翔,中共党员,1938年冬从香港回到惠阳坪山参加惠宝人民抗日游击队,投身东江敌后战场。后来参加东纵北撤。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广州市总工会组织部,杭州市儿童医院工作。
三伯父郭村,中共党员,1941年参军。参加东纵北撤。解放战争先后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1964年专业至广东省民政厅工作。
四伯父郭显和,中共党员,1939年5月参加惠宝人民抗日游击队。1940年3月,曾生部队东移海陆丰时,为掩护部队转移在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18岁。
五伯父郭显乐,中共党员,1939年5月参加抗日游击队,1941年9月顽军进攻东莞抗日根据地时英勇战斗,负重伤后牺牲。时年19岁。
我的父亲郭际,中共党员,1938年12月参军。抗日战争三次负伤,日军,伪军,顽军的子弹在他身上留有印记。解放后一直在部队工作直到离休。
我的七叔郭厚智,中共党员,1941年,12岁的他随母亲来到大岭山根据地,成为东江纵队最年轻的交通员之一。他冒着生命危险为游击队传递情报。后参加东纵北撤。解放战争后在华东军区从事机要工作。解放后保送进中国人民大学学习。退休前为广东省煤炭研究所任党委书记。
我经常回忆家人们讲奶奶的抗战事迹。
1939年三八妇女节,奶奶在香港聆听了何香凝的抗日演说,备受教育和鼓舞。当年5月,她参加香港进步团体和爱国华侨组织的将募捐物资送往惠阳坪山慰问子弟兵活动,在部队召开欢迎慰劳团大会上奶奶李淑恒讲话,她把姑妈郭云翔,四伯父,五伯父,我的父亲郭际,七叔郭厚智叫上台上,按高矮站好,动情地对大家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抗日人人有份。我大儿子去延安参加八路军,三儿子在香港做抗日救亡工作,其余都在这里,最小的儿子也才9岁,等他长大些也送来参军。这一幕被拍成新闻纪录片在九龙大华电影院放映,在香港同胞中引起很大反响,无数市民深受感动,纷纷为抗日事业捐款捐物。
1939年5月,年仅18岁的四伯父郭显和在抗日游击队东移海陆丰地区的战斗中英勇牺牲,面对这一巨大打击,奶奶擦干眼泪,继续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战斗之中。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许多东移部队的战士与部队失联,他们来到香港寻求李淑桓的帮助。奶奶在香港的住所成为这些战士的“避风港”。她不仅提供食宿,更冒着生命危险联络党组织,帮助战士们重返战场。她常对战士们说:“你们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我的家就是你们的家。”在她的庇护下,数十名战士得以安全转移。
与此同时,奶奶利用香港的特殊地位,为游击队筹措药品、物资,并通过学生家长中的爱国人士建立秘密运输线。她的家既是避难所,也是情报中转站,为东江纵队在港九地区的活动提供了重要支持。有一次,她得知一批急需的药品被日军封锁,便发动学生家长中的爱国商人,通过渔船将药品藏在鱼舱中,历经艰险运送到根据地,解了游击队的燃眉之急。
1941年4月,奶奶带着幼子郭显隆来到东莞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在大塘村小学以教书为掩护,担任第三大队情报站负责人。她白天授课,晚上走村串户发动群众,收集日伪军情报,为游击队提供了大量关键信息。她的学生中有许多是当地村民的孩子,她通过家访的形式,向家长宣传抗日道理,动员他们支持游击队。
同年9月,国民党顽军纠集千余人突袭大岭山。正在上课的奶奶不幸被捕。敌人对她施以酷刑,逼她供出游击队情报,她却厉声痛斥:“你们杀不绝抗日志士,我的儿子和千万同胞会为我报仇!”次日凌晨,她被秘密杀害于金桔岭,年仅47岁。更令人痛心的是,我的四伯父郭显和在同一天的战斗中牺牲,母子二人用生命诠释了“舍生取义”的崇高气节。
奶奶牺牲后,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主办的《东江民报》出版专刊纪念,号召“学习李淑桓的崇高气节,为民族独立而奋斗!”东江纵队司令员曾生在回忆录中写道:“她虽未入党,但在我们心中,她是一位共产主义的女英雄。”她的事迹激励着东江军民坚持抗战,直至胜利。
2021年,央视纪录片《英雄母亲——李淑桓》在全国播出,通过珍贵影像和后人采访,重现了这位母亲的伟大与悲壮。
八十年过去了。抗战中无数先烈的爱国情怀,勇于奉献,不怕牺牲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奶奶李淑桓的故事,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抗战史诗,更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团结御敌的缩影,她用生命铸就了一座永不磨灭的精神丰碑。奶奶用爱国情怀影响了整个家族,她的事迹让我们明白,没有国就没有家。她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作为烈士后代,我们要铭记历史,继承先辈遗志,厚实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在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大力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强国强军,圆梦中华,告慰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