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陈开枝到湛江雷州市调研时,晚饭席间,他深情地给大家讲述了一段战斗英雄史光柱的故事。
史光柱,云南省马龙县人,1963年10月出生,1981年入伍,1984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收复老山的战斗,当时任某团四班班长,代理排长。在攻打越军阵地过程中,先后四次八处负伤,左眼球被打掉,右眼球被打进两块弹片,一直坚持指挥战斗,带领全排攻占收复了57、50号两处高地,圆满完成作战任务,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当年史光柱被中央安排巡回全国演讲报告,在广东的那段时间,陈开枝全程陪同。
史光柱每次报告结束的时候,都满怀深情地演唱那首风靡全国脍炙人口的歌曲《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陈开枝忍不住向史光柱提出疑问,“为什么每次报告结束都要唱这首歌?”史光柱的回答让陈开枝终生难忘,《小草》是电影《芳草心》的主题曲,《芳草心》讲述的虽然是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但是《小草》却是一首难得的励志歌曲……“小草平凡、朴实,却能坚韧不拔绝处逢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我年纪轻轻,双目失明,今后的路怎么走?我不能无所事事享清福,更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我要像小草那样坚定执着……”
1986年,史光柱进入深圳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以优异成绩完成本科学业,成为我国第一位获得学士学位的盲人。他坚持文学创作,在国内外发表诗歌、散文500余篇,作品获全国性文学奖17次。他身残志坚,积极进取,服务社会,通过创作文学作品、巡回演讲,讴歌英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投身公益回报党和军队培养,注册成立北京助残爱心公益促进会,带领爱心人士助残扶残、帮扶英烈、关爱弱势群体。曾获全国自强模范、感动中国人物、全国最美奋斗者等称号。开枝会长讲到动情处,竟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小草》,不少同志受感染也跟着唱起来,有的同志还兴奋地打起节拍……
我也在跟着开枝会长小声地唱,唱着唱着,我的眼前逐渐模糊起来,我仿佛看到开枝会长不是在唱歌,而是在老区的田间地头,在村子里的房前屋后,在乡亲们的簇拥之中——开枝会长亲自带着有关慈善机构和爱心企业的领导、专家来了,为了让老区困难群众的孩子们喝上价廉物美的放心奶,为了让老区农村夜里行路方便,开枝会长倡导的“国奶工程”、“光亮工程”在湛江落地,解决烈士后代上学困难的补助资金每年按时发放到位。当开枝会长知道湛江老区还有最后9条村存在饮水安全问题时,二话没说,一头扎进村子里调查研究,组织制订解决方案,拐回头到省里汇报反映,联系筹措资金,再折转身到湛江抓落实,连续跑了几个来回,直到看着所有村的乡亲都喝上了安全放心的自来水,开枝会长的脸庞绽开了孩子般开心的笑。
史光柱战场上英雄豪气,身残后志向不残,学习实践小草精神,演绎出一部完美精彩的人生活剧,成为共和国新时期新时代的一棵参天大树。开枝会长兢兢业业为党和人民工作大半辈子,退而不休,将广东老区建设和跟踪扶贫广西百色的担子挑在肩头,耄耋之年还风里来雨里去,为老区人民谋福祉呕心沥血,仅仅深入百色农村就达一百三十多次。陈开枝和史光柱,不同年纪不同战线的两位共产党人,却有着共同的小草情怀。此时此刻我竟然冒出一个不合时宜的疑问,一位双目失明的战斗英雄,一位退休了的高级领导干部,他们究竟是为了什么?图名吗?他们早已举国贯耳名垂青史。图利吗?完全奉献的事业,无任何私利可图。那究竟是为了啥?带着这个问题,我在网上求解,查找半个多小时,终于发现早在2002年4月28日,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就发表了关于陈开枝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一个共产党员的“百姓情结”》,人民日报同时还配发了《心中装着老百姓》的短评,《人民政协报》也发表了《做一个纯粹的共产党人》的评论员文章。谜底不言自明,全心全意爱民、为民、富民和利民,这就是开枝会长崇高的精神境界。
写到这里,我的内心早已兴奋不已。我在想,我们中国共产党只所以百年辉煌,正是有了一代一代陈开枝、史光柱这样为了人民赴汤蹈火鞠躬尽瘁的共产党员,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假如年轻人都能像史光柱那样,假如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都能像陈开枝那样,心中装着百姓,为人民无私奉献,就如一棵棵平凡无奇的小草,汇聚成辽阔绿色的原野,我们的事业一定成功,我们的事业永远充满希望。
我们都是一棵小草,我们都渴望成为参天大树,那就像陈开枝、史光柱一样艰苦奋斗鞠躬尽瘁吧!
今夜无眠,脑海里一直是那首《小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