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当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黄旭华院士在湖北武汉逝世的噩耗传回粤东家乡,人们无不怀着沉痛的心情深切缅怀这位伟大科学家的赫赫功勋,纷纷追忆他与家乡故土的深厚情缘。
黄旭华院士的祖籍在广东揭阳市揭东区玉湖镇新寮村,出生地为广东海丰(著名的海陆丰根据地,今汕尾市)。揭东新寮村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也是一个远近闻名的革命老区,著名的汾水战役的后方医院就设立在村里的番仔楼。
揭阳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曾任揭东区委书记的吴平河对广东老区网工作人员说,黄旭华祖屋“崇德堂”在后巷门楣上,镌刻着“潜光”“隐德”四字,这是黄氏家族的家风,无形中塑造了他的性格与信念,也是黄旭华一生的写照。他作为国铸重器却“赫赫无名”,为国需要隐姓埋名,直到1988年才在“消失”30年后第一次返家探亲。2016年11月、2017年9月,黄旭华偕夫人李世英专程回揭东玉湖镇新寮村省亲。他为家乡人民作演讲:一生属于核潜艇、属于祖国,无怨无悔!感动了无数人。他还参观了新寮院士广场,欣喜地看着家乡的发展变化。回到祖屋“崇德堂”,他与族亲们拉家常,回忆儿时点滴,并勉励后辈要拼搏进取,为国家和家乡贡献力量。并深情地说:“我是玉湖镇新寮村人,我一直以家乡为荣!”
2019年3月,吴平河等3位揭阳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人员,特地到湖北武汉市七一九研究所,看望了乡贤黄旭华院士,向他汇报家乡建设的新发展,表达老区人民对他的崇高致意。当时黄旭华院士兴致勃勃地挥毫写下了“传承红色基因 促进老区建设”10个大字。
揭阳市老促会人员说,如今黄老驾鹤西去,但“音容犹在,教诲难忘”,他的拳拳赤子之心、殷殷桑梓之情,永远铭刻在粤东老区人民心中,激励着家乡人民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