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9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会上,2023年广东省实施“百千万工程”考核评价结果出炉,并宣读了首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名单。原较为贫困的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一批老区苏区获评优秀或榜上有名。其中全域为海陆丰根据地的汕尾市,以及清远、茂名市等获评地级市优秀等次,高州、阳西、四会等获评创先类县(市)优秀等次;南雄、翁源、蕉岭、惠州市惠城区、龙门、东源、佛冈等获得进位类县(市、区)优秀等次;韶关市武江区、梅州市梅县区、连平、清远市清新区、郁南等获评消薄类(注:“消薄”意为“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县(市、区)优秀等次。推进会公布的广东省首批15个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名单,分别是韶关南雄市、河源市东源县、梅州市蕉岭县、惠州市龙门县、汕尾市海丰县、江门台山市、阳江市阳西县、湛江廉江市、茂名信宜市、茂名高州市、肇庆四会市、清远连州市、潮州市饶平县、揭阳市惠来县、云浮市新兴县。按试点地所在区域来看,粤东西北就有12个。
汕尾市围绕建设沿海经济带靓丽明珠,开展系列攻坚.其中聚焦产业发展,新引进超亿元项目172个。
惠来县坚持制造业当家,大力发展实体经济。2023年合计签约项目共85宗,投资总额356.65亿元。其中制造业签约项目占比27%,投资总额占比42.1%。
阳西县深入推进美丽镇村建设,不断改善人居环境。累计投入约28亿元完成“三旧”改造项目35个,建成一批污水处理设施,生活垃圾治理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加快推进沙扒镇典型镇建设,首批10个典型村全部完成规划。
茂名围绕做好“土特产”文章,全链条推动“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特色优势产业集聚发展。
郁南县无核黄皮产业不断壮大,三产融合逐步实现,全县无核黄皮种植面积19.2万亩、产量10万吨、产值50.72亿元,“世界黄皮看中国,中国黄皮看郁南”格局基本形成。
据悉,根据考评结果落实奖惩措施,省委将对获评优秀等次的创先类、进位类、消薄类县市,每个分别奖励1亿元、8000万元、5000万元,同时每个分别奖励300亩、200亩、100亩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计划指标;对获评优秀等次的消薄类区每个奖励3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