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厦深高铁的通车,陆丰的区位优势得到显著提升。图为厦深高铁陆丰站。
观音岭金厢滩游客如织。
陆丰产业园将努力打造成为融食品加工、珠宝加工、纺织产业、饮食娱乐和商贸为一体的产业园区。
甲湖湾能源基地计划投资640亿元,总装机容量954万千瓦。
陆丰城市扩容提质正在加快。图为东海大道。
初秋傍晚,华灯初上,宽阔的东海大道上凉风习习,车灯汇成一条川流不息的光河。全长10公里的东海大道是陆丰市城市规划的“主轴”之一,日前刚刚完成改造升级。拓宽到60米的沥青路面让陆丰的城市交通更加顺畅。
正如东海大道上不断加速的车流一样,整个陆丰也正在驶入“快车道”。2013年下半年以来,陆丰市抓住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历史机遇,在汕尾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增强信心、弘扬正气、铁腕治乱、推动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产业园区建设、推进城市扩容提质等工作,创新社会管理,破解发展难题,有力推动了陆丰社会稳定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今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胡春华到陆丰市进行调研,充分肯定了陆丰过去一年取得的发展成就,特别是对陆丰核电建设、禁毒、维稳等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陆丰这座粤东名城正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潮中焕发出崭新的活力与生机。
增强信心
“四大优势”蕴含发展潜力
去年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了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的战略部署,粤东西北地区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百舸争流,不进则退,对于曾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徘徊不前的陆丰而言,如何把握好这一轮发展机遇,也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
去年8月16日,汕尾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陆丰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全省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研究分析陆丰经济社会现状,部署促进陆丰振兴发展工作。汕尾市委书记温国辉在会上要求陆丰各级领导干部牢牢把握发展机遇,乘着全省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东风,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优势,增强信心,振奋精神,扎实推动各项工作,实现陆丰长期稳定发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陆丰的优势在哪里?发展的信心如何树立?这是摆在陆丰新一届领导班子面前的头一道考题。经过实地考察、多轮调研,陆丰领导班子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总结归纳出陆丰的四大优势—
首先是区位优势。陆丰地处粤东沿海地区,介于深圳和汕头两个经济特区之间,水陆交通十分便利,国道324线、深汕高速、厦深铁路和规划建设中的沿海快速、天汕高速贯穿陆丰,同时乌坎港、甲子港、碣石港是运输良港,形成“东联西融”的中枢,区位优势十分优越。
其次是资源优势。陆丰拥有十分丰富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海港资源,有些甚至是粤东地区包括汕尾其它县区所不具备的。特别是长达190公里的海岸线,沿线分布着乌坎、碣石、甲子、湖东、金厢5个港口,可供开发的海域面积达1.26万平方公里。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素有“粤东旅游黄金海岸”之称。
再次是人文优势。陆丰人民聪明勤劳,敢为人先,不甘落后,随着形势发展,陆丰的干部群众思发展、盼发展、谋发展的愿望非常强烈,这些都成为推动陆丰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陆丰有50多万名旅外华侨与港澳台同胞以及一批在深圳、广州等地创业的成功人士,他们热爱家乡,关心、支持家乡建设,这是推动陆丰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陆丰还具有后发优势。近年来,陆丰着力引进了陆丰核电项目、甲湖湾火电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这些项目建成投产后,每年将为陆丰财政增加近1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当前国际和国内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陆丰资源丰富、可开发土地面积较大,具备了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的基础。
在认清市情的基础上,陆丰新一届领导班子确立了“增强信心、弘扬正气、铁腕治乱、推动发展”的指导思想,坚持稳中求进,推动陆丰经济社会发展。
重在实干
“三大抓手”推动实现快速增长
谋定而后动。陆丰领导班子深切认识到,要把优势转化为胜势,关键在于抓落实。唯有踏实苦干,方能跨越赶超。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陆丰市委、市政府抓住省委、省政府支持粤东西北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机遇,全力实施“三大抓手”,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产业园区建设、推进城市扩容提质,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
在交通设施建设方面,陆丰全力推动潮惠高速陆丰段、深汕高速公路潭西出入口、内南碣公路二期工程、国道324线陆城穿城路段改建工程、火车站进站公路、县道138线侨南公路南塘段路面大修工程、省道338线南甲公路扩建工程等一批交通重点项目的建设,实现与厦深铁路和深汕高速公路的顺畅衔接,形成布局合理、安全可靠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提升推动陆丰发展的交通区位优势。
在产业园区建设方面,陆丰认真做好产业转移工业园规划建设及申报的相关工作,着力加快与深圳市罗湖区对口帮扶共建产业园区工作进程。陆丰产业园区总体规划面积16.3平方公里,起步区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区域优势明显,面临南海、背靠市区、地势平坦、水陆交通便利,东海大道和规划建设中的国道324线穿城路段贯穿园区,距厦深铁路陆丰站仅10公里,南面有千吨级乌坎港码头2座;园区按照“产城融合、工业新城、滨海新区”的建设理念,以“突出主导产业、完善产业配套、形成产业特色、实现产业聚集”为目标,努力打造融食品加工、珠宝加工、纺织产业、饮食娱乐、商贸为一体的产业园区。目前,园区建设已获得省经信委的路条,与深圳市罗湖区签订了共建产业园区的框架协议。园区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正在全面建设,东海大道改造工程已全面竣工,起步区中轴线宽36米的龙湖路在招投标。
在城市扩容提质方面,陆丰围绕“以产促城、产城融合”的目标,对城市总体规划作了修编,确立了“西移东扩、沿江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打造“一个中心、两条主轴、六个片区”的城市新格局。所谓“一个中心”,就是老城区和行政新区融合为一个中心;所谓“两条主轴”,就是以东海大道、国道324线穿城路段为两条主轴;“六个片区”则包括东部以火车站为中心的商贸物流片区、西片以上英工业基地为主体的工业片区、南部以滨海休闲度假为主导的旅游片区、北部以生态科技园为主的教育片区以及陆丰市产业园区、螺河两岸综合区等六个片区。同时,陆丰还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做好碣石、甲子、南塘3个中心镇的规划修编,从而提升全市城镇化水平。
“三大抓手”的全力推进正转化成为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数据显示,陆丰去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1.2亿元,增长12.4%;农业总产值73.8亿元,增长3.8%;工业总产值332亿元,增长26.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62亿元,增长27.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9亿元,增长12%;实际利用外资6050万美元,增长0.3%;外贸出口总值1.42亿美元,增长41.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4亿元,增长20%。
今年以来,陆丰继续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据预测,今年1至9月陆丰全市实现GDP151.43亿元,增长13%;农业总产值59.41亿元,增长4.4%;工业总产值243.16亿元,增长22%;全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19亿元,增长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46亿元,增长10%;外贸出口8350万美元,增长14.5%。今年1至8月,陆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62亿元,增长10%。
成果惠民
近千个帮扶项目改变贫困村面貌
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包容性发展,这是维持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陆丰新一届领导班子在全力推动“三大抓手”工作的同时,也高度重视社会民生事业,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以期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今年以来,陆丰全市深入开展了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市311个行政村(社区)按时全面完成村级换届选举,“两委”交叉任职比例超过80%,为基层组织增添新的活力,加强了党群干群关系,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陆丰深入推进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和环境,目前全市已有5个镇通过省创强验收。到2015年,陆丰将全面完成教育创强工作。此外,陆丰还在全国首创国家标准校车运行管理模式,有效解决了校车安全问题。在今年高考中,陆丰再创历史最佳成绩,三A线入围人数达4585人,其中上一本线有325人,位居汕尾地区前列。
在民生保障领域,陆丰市投资建设了一批保障性住房,解决了一部分低收入困难家庭和下岗职工的安置居住问题。全市416套公租房其中一部分已开工建设,一部分正在进行规划、测量、设计。在外出乡贤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去年遭受超强台风“天兔”袭击倒塌的1499户“全倒户”于今年春节前全部搬进新居。陆丰还抓住深圳对口帮扶的机遇,围绕“一镇一品牌、一村一特色”要求,发展符合当地特色且具有“造血功能”的产业项目。去年以来,陆丰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4亿元,完成贫困村帮扶项目983个(生产经营类项目86个、基础设施类项目504个、民生类项目393个),发展贫困户项目8万多个,有效地改变了贫困村的落后面貌,提高了贫困群众的生活水平。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陆丰市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陆丰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粤东西北会议精神,以更加豪迈的激情、更加科学的决策、更加务实的作风,致力于推进振兴发展和小康社会建设,谱写陆丰现代化发展新篇章,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
重点项目硕果累累
陆丰36大项目开工率达65%
陆丰核电一期完成公众沟通公示、甲湖湾能源基地陆上风电项目已正式发电、东海大道改造工程全面竣工……今年以来,陆丰重点项目建设捷报频传、亮点纷呈。过去一年多以来,陆丰始终把项目带动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集中力量推进重大项目的策划、生成、开发、建设。今年初规划建设的36个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累计完成投资22.62亿元,开工率达到56%。
陆丰核电项目:位于陆丰市碣石镇以南约8公里的田尾山,为滨海厂址,项目规划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其中一期工程建设2台AP1000机组,投资额约为430亿元,目前已累计完成投资65亿元。其中,今年以来投入资金15.2亿元,已完成可研报告评审;今年5月7日至27日完成项目公众沟通公告工作;6月18日完成项目选址阶段,环评1、2号报告拟批复公告;8月1日完成建造环评报告受理权公示工作。现场进度方面,已完成一期工程场平工程;项目现场遗留问题逐步解决;1、2号机组主设备采购进展顺利,1号核岛负挖完成,正按计划“浇注第一罐混凝土”推进。
陆丰甲湖湾能源基地:计划总投资640亿元,总装机容量954万千瓦,包括:陆丰甲湖湾10万千瓦陆上风电场、陆丰甲湖湾144万千瓦海上风电场、陆丰甲湖湾电厂8×100万千瓦超超临界发电机组、陆丰甲湖湾10万吨级煤电及通用码头、陆丰东湖一级公路等5个项目。目前,甲湖湾10万千瓦陆上风电场一期工程4.8万千瓦已于2009年底建成投产,二期工程正在建设之中;144万千瓦海上风电场一期已完成预可研报告,二、三期正在编制预可研报告;陆丰甲湖湾电厂总规划装机8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发电机组,计划总投资345亿元,分期建设,先期建设2台100万千瓦一、二号机组及其配套10万吨级码头,计划总投资90亿元。该项目于2012年10月获得国家能源局同意开展前期工作的批准,2013年4月正式启动前期工作,2014年5月电厂项目被省列为“十二五”后三年重点建设开工项目,已获得了国土部、环保部、水利部、安监总局、国家海洋局等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性文件,行政、生活区主体建设已完成,现正在开展征地工作和准备三大主机招标工作,预计2016年投产。
东海大道:工程总造价约1.5亿元,全长10公里、宽60米,连接现国道324线和规划建设中的国道324线,贯穿陆丰产业园区,是陆城总体规划中的“主轴”。去年底该路改造建设,南段半边路面、两侧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绿化带修建,配套城市排水、排污管道,增设城市地下管线管沟,目前已全面竣工。
国道324线陆丰穿城路段改建工程:总投资5多亿元的国道324线陆丰穿城路段改建工程,2014年4月1日省发改委批复同意立项建设,全长15.7公里,起点位于城东镇磨海村,终点位于河西镇湖口村,采用设计时速80公里的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技术标准,路基宽度32米,水泥混凝土路面宽28.5米,桥涵与路基同宽,两座大桥共1092米(东河大桥306米,螺河大桥786米)。该工程被列入省2014年至2015年普通国省道“迎国检”项目计划任务,现正在进行勘察设计,近期将开展征地拆迁和工程建设BT招投标工作,争取10月份动工建设。
厦深铁路配套工程:厦深铁路已于去年12月28日建成通车,为总投资6700多万元、长5公里的进站公路和投资3000万元的市政配套工程,目前已完成进站公路施工图设计,正在进行BT模式招投标。
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总投资2.3亿元的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完成投资2800万元,完成全部设计,金厢段已安装完成,龙潭水库引水工程正在开展可研论证工作。
城镇污水处理工程:陆城污水处理厂预计10月底完成主管网配套,碣石镇、甲子镇污水处理厂正在进行征地和进厂道路建设,主体工程完成招投标工作,确保年底完成主体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