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电 近日,记者从五华县相关部门获悉,自去年以来,五华县棉洋镇多方筹资4000多万元,全力推进学校软硬件设施建设,改善山旮旯里农村学子的就学环境,并于今年4月份顺利通过了验收。
新学年,记者和农村孩子一起,踏进焕然一新的校园,感受新的气息。
“新校门一定会在9月1日正式开学那天,向新老学生敞开。”8月29日,记者来到五华县棉洋中学采访时,看到贴上大理石的崭新气派新校门已经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施工方正在忙于地面硬底化等附属工程,负责人杨汉章表示已经制定了晚上加班的方案,保证一定在开学前完工。
循着绿树成荫的校道,看着崭新的高楼、明亮的教室、公寓式宿舍、宽敞的运动场地、一应俱全的运动器材,一路上都是新生们的欢声笑语。
“学校比家里舒适多了,真没有想到有这么好的条件。”当天,初一新学刘同学在父亲的陪同下,来到该校办理入学手续,参观了学生宿舍看到打卡取水的新设备后由衷的感叹。
而在距离圩镇5公里外的罗城村,村小学是被当地群众称为最气派的建筑。“塑胶跑道、多媒体教学还是第一次看见,算是开了眼界了。”今年75岁的张伯告诉记者,学校已经成了孩子们的游乐园,村民的休闲地。
据了解,该镇的阳光、琴江、双璜、桥江等小学操场也都高标准修建了塑胶跑道。目前,全镇有3所中学、14所完全小学、15个教学点、幼儿园等。
“教育创强除了硬件设施的改善外,带来的最大变化就是校风的转变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棉洋中学校长刘天佑向记者表示,该校全面普及了“八德”教育,培育学生守纪、文明、友善的德学,促进校风的提升。学校每学期都开展了300多例友善互助的爱心活动,3000多人次得到帮助,还涌现出宋咏梅、张学谦等带病坚守讲台爱岗敬业的典型。
据了解,五华各地素有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在支持教育事业发展方面从来不含糊。群星小学在修建运动场过程中,遇到了土地不够的瓶颈,是该村112户农户自觉捐出了1800平方米的田地。“为了下一代能读好书,群众都没有二话。”该村支部书记刘胜辉坦言道。
“外出乡贤杨汉军兄妹捐资600万元、五华县东方屹公司捐资200万元、五华县兴安医药公司捐资25万元……”,该镇党委书记胡育灵说,外出乡贤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热情一直不减,一共捐了1800多万元,减轻了当地的财政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