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9月中旬,贺龙率领的南昌起义军第一师和第二师,叶挺率领的第二十四师,由潮安县城挥师南指,进击退守在揭阳县境内山湖(今玉湖)地面的敌人薛岳部队新编第十二师和王浚部警备旅,掩护我“八一”南昌起义军主力从三河坝顺利向海丰挺进。当时随同战斗的还有彭湃同志率领的东江工农自卫军总指挥部。
战斗前夕,周恩来和郭沫若专程从外地赶来参加贺龙、叶挺、彭湃等召开的军事会议,共同部署研究进军计划。
27日凌晨,南昌起义军分二路从揭阳县城向山湖地区进军。揭阳县成千上万工农群众分别从陆路负责运输粮食和弹药,2千多名农会会员和赤卫队员分路驰赴战场,协助战地勤务和外围警戒。
从白石岽到嘹望岽一带,山峦起伏,是通往丰顺要隘之地。敌人在此投入近2个师的兵力,以阻击我军前进。
27日午后1时许,我军前卫部队在浮山村西的乌柳前坡(现名红路头,今玉湖陶瓷厂)与守敌王浚部遭遇,战斗就打响了。我军有群众的帮助,如虎添翼,锐不可挡。敌人用机枪和步枪组成火力网,企图封锁我军前进。
我军战士依着田坎,小沟,隐蔽在乌柳湾前坡,然后一鼓作气,冲上坡地,与敌撕杀,战斗激烈。当时,大道和两侧的坡地,尸横满地,地面被鲜血染红,河水变赤,(此后当地农民叫这里为“红路头”。战斗持续二个多钟头,我军另一部由当地农民指引,迂回山北敌阵侧背,奋力冲上山顶,守敌伤亡惨重,纷纷丢枪逃窜,我军乘胜追击。傍晚,我军正面由小沟渗透山脚,另一小队伍从左侧渡河至山湖圩后,两面夹击,激战通宵。次日凌晨,我军攻占潭岭山。敌王浚部残军向汤坑方向逃窜。贺龙、叶挺等亲赴潭岭山两峰山坳指挥所指挥战斗,并登峰观察。其炮弹在四周爆炸,而他们泰若自然,在警卫员催促下刚刚离开,原地已落弹数发,他们安然无恙。以后在群众中流传着贺总不怕炮弹的传说。
盘踞在竹竿山上的敌人薛岳见王浚部队败退,军心动摇,当天午夜我军渗透至新寮村前,冲上北坡。这时我军在南坡的战士,趁着月色冲上山去,两面夹攻,占领了竹竿岭。
战况紧急,敌人第一师陈济棠部连夜从兴宁、丰顺赶来救援,于29目拂晓前进入山湖汾水村,并控制了嘹望崠和各个高地。敌我双方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夺战。汾水村频临榕江北河,位于嘹望崠南麓,老鼠案和竹竿岭北侧,只有一条便道从老鼠案山的山侧进入汾水村。29日凌晨,我军经过调整后,向汾水高地挺进,前卫部队进至老鼠案山的山侧,与援敌前锋遭遇。这时,我军个个英勇杀敌,冲进汾水村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并把敌人赶出村西、海田底(今新兴围)。天亮时,敌人依仗着控制嘹望崠与老鼠案等高地,组织了密集的火力,封锁我后援部队。接着,又向我军进行猛烈的反扑,企图夺回竹竿岭。这样,在竹竿岭和老鼠案山上,两军火力互相对射了整整一个上午,双方死伤惨重,我军士气高昂,连续打退敌人10余次的反扑,最后我军占领了老鼠案山,又乘敌人败退之际,我军正面主力部队攻占了嘹望崠山。这时,敌人撤上北面的四岭排山上。继续负隅顽抗。晌午以后,敌人重整兵力,由三十一团参谋长吴子泰亲率该团直属部队和第一营上阵,向我阵地猛冲。此时,敌我主力在嘹望崠后浅谷展开血战,至下午3时许,吴子泰被我击毙,敌人气急败坏,又增援军,由师部参谋黄涛顶替吴子泰职务,率领师部教导营和十三团教导队及该团余部与我军决战,战斗持续至深夜。
午夜,我军因战情改变,只留少量部队留守阵地作掩护。主力部队奉命撤离战场。次日凌晨,我担负掩护部队趁黎明前时分,以汾水村西面摸上敌人后侧,发起突然袭击,予敌以杀伤,这样部队就从容地撤出阵地。这时,敌人还心寒胆颤,不敢追赶。当天下午2时,我起义部队除少数乘汽轮往汕头外,主力分三路向普宁挺进。
经过3天3夜的激烈战斗,敌方伤亡5千多人,我方也伤亡2千多人。其中汤南收尸1250具(崇德善堂拔款700银元作收尸款),收尸队长罗东秋在汾水地面收埋了2千多具尸体,浮山地面收埋了1千多具,玉联、新寮等地面收埋了5百多具尸体。当真是尸首遍野,血流成河的惨剧场面。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军委多次派人来山湖巡视。1979年12月,中央军委副主席粟裕亲临这里视察,亲笔题写了“南昌起义军山湖战役烈士纪念碑”的碑文,并指示在汾水立碑纪念。
如今,位于揭阳市揭东区玉湖镇的汾水战役烈士陵园已经初具规模,并成为省、市、区三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揭东县汾水战役纪烈士墓
揭东县汾水战役纪念馆
新党员在汾水战役烈士纪念碑前举行入党宣誓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