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宣传形式 弘扬苏区精神
南雄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近年来,南雄市老促会在中共南雄市委、南雄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老促会的指导帮助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教育为契机,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怀着对老区苏区热土的深情厚意,为推动老区苏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推动老区苏区乡村振兴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在形成南雄老区苏区宣传特色亮点等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得到上级老促会、南雄市党委政府、南雄市老区人民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2018年9月,南雄市老促会被中国老促会评为全国先进老促会,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老促会。2022年8月,被中国老促会评为全国老区宣传工作2022年度一等奖。2023年3月,被广东省老促会评为广东省老区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特别贡献奖”。2023年10月,被中国老促会评为全国老区宣传“特等奖”。
一、深化认识,统一思想
传承弘扬老区精神,是老区苏区宣传的永恒主题。深化认识,统一思想,是做好老促会工作,特别是老区苏区宣传工作的重要前提条件。伴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伴随新时代理想信念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号角吹响,伴随新时代老区苏区各类政策的倾斜扶持力度加大,伴随人们生活对信息要求越来越高,伴随人们对红色旅游越来越青睐,伴随老区苏区宣传工作走深走实,南雄全市上下愈发深刻认识到,加强老区苏区对外宣传工作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我们愈发深刻认识到,老区苏区宣传是促进老区建设的巨大动力;愈发深刻认识到,使社会各界更加了解关心和支持老区苏区,营造促进加快老区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的重要性。统一了思想认识就能行动一致,就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产生强大合力,就能引导全市上下树立一盘棋意识。这盘棋就是——高扬老区苏区旗帜,弘扬老区精神,把促进苏区南雄振兴发展这项伟大而光荣的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二、挖掘保护红色资源,建设红色教育基地,擦亮南雄底色
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和韶关市委的工作要求,把保护利用革命遗址、传承弘扬红色文化作为一项重大政治责任。在省老促会等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加强革命遗址普查,抓好革命遗址保护和修复,不断拓展红色旅游发展空间,我市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的“南雄市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南雄市老促会作为成员单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投入到各项工作中。先是大力普查挖掘。协同市宣传部、市史志办、市文广旅体局,以多种形式深入普查挖掘革命遗址。2010年至2019年,共普查挖掘红色革命遗址151处,其中省级革命遗址94处,基本摸清南雄红色家底。特别是2020年2月,在中国军事科学院解放军党史、军史专家支持下,结合相关的佐证材料,成功挖掘“一个情报救了朱毛红军”这一重大历史史实,并被中国军事网、解放军融媒体中心,制作成电视节目。再是坚持保护第一。动用各方力量多方筹集资金,先后抢救修复7处红色革命遗址和红色纪念设施。如完善了油山革命纪念园内的红色纪念设施。对廖地会师旧址、大岭下会议旧址、上溯南雄县苏维埃政府遗址,进行了抢救修缮。上溯南雄县苏维埃政府遗址—油山革命纪念碑—大岭下会议旧址—廖地会师地,形成一条优良的红色游径。通过这条红色游径,全国唯一一首有词曲的《当红军歌》越唱越嘹亮。抢救修复了帽子峰乾村中共五岭地委、粤赣湘边人民解放总队旧址、澜河镇锅坑东江纵队粤北留守部队隐蔽处,又经发改部门立项,兴建“北山事件”红军烈士纪念碑、南雄白云(北山)革命历史陈列。北山这条优良的红色游径,与帽子峰银杏染秋生态旅游深度融合,红绿交相辉映,引得游人纷至沓来,助力南雄旅游迎来新发展、跃上新台阶。另外还抢救修复了瑶坑省委旧址、邓坊镇西坑会议旧址,兴建了红四军乌迳脱险纪念地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修复红色革命遗址,兴建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擦亮红色底色,让南雄红闪耀新光芒。
三、创新老区宣传形式,丰富老区宣传内涵,彰显南雄特色
近年来,南雄市老促会在南雄市委宣传部的支持与指导下,协助中央、省等有关媒体拍摄制作《敢教日月换新天——走进革命老区南雄6》《长征之歌》《梅岭新篇》等一批电视节目。拍摄制作一部高质量南雄红色历史宣教片《梅岭盛开自由花》。该片名由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部长迟浩田题写,并被南岭干部学院列入学院教学片。协助南雄市文化馆,以红四军乌迳黄木岭脱险重大历史事件为原型,创作了采茶剧《智送情报》,备受社会各界好评,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名单,荣获省、市多个奖项。
南雄市老促会先后编撰出版《南雄市革命老区发展史》《光荣与辉煌苏区南雄图集》《苏区南雄红色人物》《红色南雄·苏区新貌摄影大赛获奖作品集》《南雄市革命老区镇村名录》等一批有品质的红色读本。其中,《南雄市革命老区发展史》的编纂工作多次被中国老促会、广东省老促会通报表扬。朱德元帅外孙刘康,彭德怀元帅侄外孙张峰,陈毅元帅儿子陈昊苏、陈丹淮,黄克诚大将女儿黄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后代为《南雄市革命老区发展史》出版发行题词祝贺。2021年6月20日,我会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革命老区县发展史》丛书出版座谈会,在会上受到重点表彰并作了经验介绍,《南雄市革命老区发展史》作为优秀丛书在会上进行了展示,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价。《苏区南雄红色人物》共收录南雄红色人物109人,还特邀毛主席外孙王效芝、朱德元帅外孙刘建、陈毅元帅长子陈昊苏担任编辑顾问并作序。其它红色读本均得到时任南雄市委书记、市长的高度赞誉并亲自作序。
1989年至2024年,南雄市老促会已走过35年光辉历程。为了纪念南雄市老促会建会35周年,我会拍摄了一部南雄市老促会宣传片——《情满苏区》,以镜头的形式回顾南雄市老促会35年的奋斗历程。编纂了一本《南雄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志》,以志书的形式总结南雄市老促会35年辉煌成就史。出版了一本画册《情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南雄市老促会35年如一日,永葆为南雄老区群众服务,促进南雄老区建设发展的初心使命。编排了一台情景剧《峥嵘岁月》,将革命斗争时期发生在南雄的8个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成功搬上舞台。
创新老区宣传形式,丰富老区宣传内涵,打造新亮点促进新发展,彰显南雄特色。
四、壮大老区宣传队伍,巩固老区宣传阵地,守住红色本色
近年来,南雄市老促会以征订发行《中国老区建设》《源流》为抓手,持续筑牢老区宣传阵地。每年9月由南雄市委副书记签发以南雄市革命老区建设工作领导组名义下发“关于做好《中国老区建设》《源流》的通知”,明确征订数量,征订时间,征订要求。征订发行数量可谓节节攀升。2017年始,每年举办老区宣传通讯员、宣讲员培训班。成立老区宣传组。宣传组每年在各级报刊、杂志、融媒体,发表通讯、文章,多达100余篇。另外,南雄市老促会还设立奖励长效机制。南雄市革命老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度对“老区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先进老促会分会”“老区宣传工作先进集体”“老区宣传工作先进个人”,进行隆重表彰。全力打造一支有热情、有担当、有能力、有作为的老区宣传队伍。2016年始,指定专人负责开办“老区宣传栏”,做到老区宣传内容月月更新,做到镇村全覆盖,打通老区苏区宣传最后一公里。2020年,在南雄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南雄市老促会的积极努力下,水口学校、乌迳中心小学,分别被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命名“中国工农红军广东南雄陈毅元帅红军学校”“中国工农红军广东南雄红四军红军小学”。并积极开展红色文化“五进活动”,六一国际儿童节慰问活动。
2023年6月20日,南雄市老促会向南雄市政府提交了《关于以南雄市人民政府的名义颁发“革命老区村”“革命老区村庄”牌匾的请示》。6月28日得到市政府的批复,同意为全市革命老区村(庄)颁发革命老区村(庄)荣誉牌匾。经过紧锣密鼓的精心筹备。10月13日,在澜河镇白云村举行全市革命老区村(庄)授牌挂牌启动仪式。省老促会陈开枝会长参加启动仪式,并作了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的讲话。随即,革命老区村(庄)授牌挂牌工作在全市全面铺开。截至12月底,全市165个革命老区村,1392个革命老区村庄,授牌挂牌工作已全部圆满完成。沉甸甸的、金光闪闪的“革命老区村(庄)”荣誉牌匾,沸腾了老区人民的每一滴血液,激发了老区人民心底的家国情怀,唤醒了老区人民心底的红色基因,激励老区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地传下去,确保红色基因永不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