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工学习教育团参观广东抗战档案史料展览。南方日报记者 郭智军 摄
南方日报讯 记者28日从“铭记历史 圆梦南粤”广东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群众性主题教育系列活动现场了解到,近期广东组织约1万名优秀外来工走进全省各大抗战遗址,相继参观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广州市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叶挺独立团团部旧址纪念馆、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等与抗战有关的场所,了解广东抗战史,表达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的共同心声。
外来工代表:
继承先辈大无畏精神
28日,与会的外来工代表首先参观了正在省档案馆举办的广东抗战档案史料展,不少外来工代表在展示日军暴行的图展前驻足良久。1938年10月12日,日军在大亚湾登陆后,迅速占领惠州、博罗、增城等地。当年10月22日,日本占领广州,旋即在珠三角地区扩大侵略范围,相继占领了东莞、佛山、中山、深圳等地。期间,日军在广东制造了多起惨无人道的暴行。
在珠海,1938年1月17日,日军在三灶岛莲塘湾登陆后,制造了三灶岛惨案,被杀害、饿死的民工和村民多达万人;在惠州,日军破城后,将无辜群众绑到桥上示众、刺杀,或押到江边用刺刀刺死;在广州,日军不但杀害抗日居民,还设立“慰安所”,肆意奸淫无辜妇女……不少展板详实地记录了日军发动细菌战、生化战的事实,这让许多外来工代表义愤填膺。
茂名的优秀外来工代表刘录在看完展览后表示,现在的好日子是革命先烈用热血和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先辈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大无畏精神”。
抗战老兵:
用手榴弹打掉日军坦克
“中国人要勿忘国耻,牢记八年抗战这一血的历史教训。”在28日的活动现场,生于1928年、87岁高龄的抗战老兵程玉宝分享了自己参与炸毁日军一辆轻型坦克的故事。
1944年1月,程玉宝所在部队当时驻扎在冀东抚宁县的曹西庄。老乡住的房子是用石头垒的平方四合院,“前门两边是猪圈,我们班就埋伏在空猪圈里,等待日军进入伏击圈。”时至今日,他依然清楚地记得,当日军坦克向他们开过来时,连长戴世奇站在西房顶上,瞅准时机,一声令下,命令战士们把手榴弹投向日军坦克。
当时,程玉宝所在班有12个人,每人用3枚手榴弹,一齐投向日军坦克。日军坦克速度很慢,战士们瞅准坦克履带扔,履带被炸断,日军坦克很快便不能继续前行。“我们在连长的带领下冲上日军坦克,用刺刀、镐头撬开坦克的顶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