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州市北部的黄洞山、天光山和西山,属五岭山脉的南部分支,气势磅礴,纵横数百里,由西至东横跨湖南江华、蓝山、临武和宜章数县,海拔约千米。这里世代居住着勇敢倔强的瑶族同胞。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前后,先后有几支红军部队经过或在这里开辟游击根据地,留下了红色的足迹。
之一:激战周家岱
1934年3月,中央红军长征前夕,湘赣军区独立第四团在黄沙堡至凤头岭,与湘南第八区保安团激战后,300多人携步枪250支,手枪20余支,轻机枪两挺,由团长李宗保率领进入连县(即现在连州市)山洲、观头洞,尔后来到荒塘坪。当日适逢荒塘坪墟日,红军对人和气,买卖公平,在墟场买个油糍也给铜板,使墟场秩序井然,生意如常。部队当晚在荒塘坪宿营,团部设在欧其记家。翌日,红四团向天光山开拔。红军沿途在南门水、李仔树脚、灌头洞、磊角岭一带写标语,发传单,宣传土地革命,打击土豪,为民除害。上午到达敬母坳,红军迅速扫除了敌军的哨卡,入村收缴保公所和地主的枪支,捕获村中土豪富户何竹轩等人,焚烧田契债状,在村中破仓分粮,使贫苦农民扬眉吐气。
湘赣红四团从宜章突入连县,震撼了广东国民党当局,广东省政府派第一集团军独立三师(李汉魂部)急赴连县,并令连县国民兵团警卫队严密防堵,配合“清剿”。当红军从敬母坳进入周家岱,国民党独立三师在连县警卫队引导下,从姜田、盘海追到。红军立即冲出村边,以步枪机枪向敌人扫射,双方冒雨交火。红军在大雾掩护下边打边撤,抢占村后七里练高地,居高临下打击敌人。经过两小时激战,把敌军击溃,毙敌军官一名,红军牺牲一女卫生员。敌军退回星子后,红军入村收拾行李,押着捕来的几个土豪朝西进入天光山、梅树冲一带瑶区。
在天光山地区,红军为建立游击根据地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在黄泥坳、石灰坳等险要地域设哨卡、筑壕沟、打茅厂,准备迎击敌人。在坚持当地斗争的地下党员彭良、欧阳健等人的配合下,对活动于当地的绿林邓石喜部开展统战工作,进行改造,扩充部队;广泛组织发动瑶汉山民开展土地革命,打击土豪瑶霸,平分粮食牲畜;筹备粮饷弹药,通过地下党连州特支派战士潜入连州,购买武器弹药。红军在天光山期间,多次挫败湘南八区保安团、粤敌独立三师和连县警卫队的“进剿”。以至国民党临武县县长杨阖宣感叹道:“天光山百余里,形势险要,为临武、连县、蓝山交界之区,若不积极进剿,以绝匪株,实湘粤边境各县心腹之患也。”“该匪(编者按,指红军)凭险固守,顽强抵抗,我军官兵相机截剿,仍疲于奔命。”
之二:激战牵牛岭
红军长征转战连州瑶区期间,主力红军冲过敌人设在宜章至良田之间的第三道封锁线后,沿湘粤边山区向湘桂挺进,期间,几支左翼小部队,先后迂回连县瑶山,雄师所向披靡。
1934年8月,长征先遣队红六军团在军团长萧克、政委王震率领下,从湘赣经嘉禾、道县入桂,其中有一支小部队迂回进入连县山河、田家、洛阳乡山区。其时,因广东国民党军主力布防于粤闽边,粤西北相对空虚。于是,粤军总指挥陈济棠急调独立三师警卫旅第二团赴连县星子、东陂,堵截红军。9月,红六军团约300人绕道进至连县黄洞山的冷大坑时,突遇粤敌警卫旅追到,红军迅速登上山岗,凭借古村、石崖掩护,迎击敌人,当场毙敌3人,红军伤1人,被打死战马一匹。当晚红军进入蓝山大麻。
1934年11月,主力红军长征左翼红九军团(罗炳辉部)冲破敌人第三道封锁线后,经嘉禾、蓝山过临武县境,其中一部南下连县天光山地区向西进发。这时,湘南国民党只有胡凤璋、欧冠等地方团队防守,突遇红军推进,显得相当混乱。在三水云雾洞一带,红军与前来堵截的湘敌李韫珩部激战1小时,俘虏20多名敌兵。红军转战至黄洞山,突遇粤军警卫旅追到。枪声一响,红军纷纷登上早禾界山顶,以石磊和纸厂沤纸浆的纸塘作掩护,待敌人冲近,红军居高临下朝骑马的军官一枪火打过去,当场击毙敌军官以下4、5人,红军牺牲2人。接着,聚集在松林的敌人又组织再次冲锋,山上的红军英勇阻击,机枪、步枪、手榴弹声震撼山谷,连续三次打退敌人冲锋。直到下午,湘敌来援,红军才向蓝山方向转移。
1934年12月初,担任长征后卫的红五军团(董振堂部)第十四师(原第三十四师),完成掩护主力部队渡过湘江后,遭遇强敌阻截,伤亡惨重,无法前进而撤回湘粤边的嘉禾、蓝山、江华、连县三角地带。12月底,红十四师余部94人由杨海如团长率领,辗转于连县三水黄洞山的烟竹坪、挂榜山、云雾洞、老茶坪一带,在小东口休整五天。遭湘粤敌人重围,红军突围经大定坑进至田心牵牛岭宿营。时值隆冬,雨雪交加,次日早,数倍于我的敌军又跟踪追到。敌人凭人多枪好,连番发起冲锋,火力猛烈,红军不顾连日劳顿,依靠有利地形,在杨团长的指挥下,奋力阻击,一次次把敌人压下山头,激烈的战斗从上午打到傍晚,敌人被击毙10余人,伤一批,最后退回洛阳,红军牺牲6人,当晚翻过大山,转移至临武坪溪洞。
牵牛岭战斗后,一名永州籍的红小鬼王贵,因负伤遗落在竹山,身穿单衣短裤,光着脚板,瑟瑟发抖。陂头坑瑶胞李河玉和田心瑶人黄红妹上山发现后,连忙把小红军背回陂头坑,取来衣裤鞋子给他穿上御寒,提来饭粥给他充饥。以后安置这小红军在当地生活,直到解放。另一名红军伤员黄亚科流落在三水,被云雾洞瑶胞收养后,入赘于瑶家,与瑶人相依为命。直到抗日战争,他找到了党组织,并在当地建立了党小组,受命为党小组长,领导瑶民开展革命斗争。后为反动瑶王赵福生所杀害,为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之三:在天光山发展游击战争
红二十四师在连州瑶区创建根据地主力红军长征过后,留守赣南的红军奉命向外突围。其中一路红二十四师七十一团千余人,由赣南军区参谋长龚楚率领进至湘粤边境,任务是收容长征后卫红十四师失散人员,发展游击战争。
1935年3月,红二十四师约700人由蓝山小洞进入连县三水瑶区到天光山,在各村寨张贴布告,书写标语宣传革命,发动瑶汉群众成立农民协会和苏维埃政府。天光山地区农庄协会以梅树冲瑶人柳福胜为主席,天光山瑶人赵开保为副主席,李美铭、李景郁、赵仁昌和李兴明等人为委员。黄洞山地区农民协会,以小东口半冲瑶人黄金福为主席,黄洞庙的黄土旺、半岭的黄红古、黄林发、大岭的黄亚海、茶坪吴福贵等人为委员。红军还从军饷中拨出银元作农会经费,让农会、苏维埃把各村寨的瑶汉农民和造纸工人组织起来,打击土豪瑶霸,平分猪牛、山林和财产,开展土地革命运动,闹得热火朝天。
为保障红色根据地的经济往来和安全,赤卫队还协助红军在梅树冲、黄泥坳、茶坪、石灰坳等各处山隘路口修筑防御工事。因为湘南国民党正规军参加围堵红军主力,只有地方团队防守,红二十四师以黄洞山天光山为根据地,不断袭击湘边一些地方政权武装,扩大自己。如3月31日,红军400多人从黄洞山直奔蓝山草鞋坪,袭击驻守该地的湘南反共义勇队,攻击碉堡,然后乘胜奔袭大桥荆竹之敌。4月6日,红军又从黄洞山奔袭蓝山小目口反共义勇队,烧毁敌人炮楼,缴获步枪7支,旋即出击大溪,捉获土豪黄志刚,并开仓济贫。同月8日,另一支红军部队从黄洞山奔袭蓝山三区区公所,俘虏区董黄际时。17日,红军到蓝山大麻军屯,惩办土豪谢连豪,没收其财物,乘胜袭击浆洞民团。4月24日,红军400多人从三水绕道临武麦下墟,进攻蓝山田心铺守敌,毙伤敌10多人,缴械敌人一个排,残敌溃逃蓝山县城。红军取胜后经浆洞、茶山,回天光山根据地。
敌人屡遭红军的沉重打击,哀叹“天光山为湘粤交界之岭,跨连县、蓝山、临武三县,纵横数百里,人烟稀少,进到颇感困难”。
当年红军长征经过连州瑶区,以及红军在瑶区创建红色根据地,尽管时间不长,但红军顽强不息的长征精神却在连州人民中代代相传,一直激励着连州各族人民,为了建设繁荣昌盛的新生活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