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纪念古大存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
作者系古大存同志原秘书
2017年4月21日
杨宝泉
纪念先贤德育后昆,是传承光荣传统教育干部和群众好方式。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我们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今天这个会正是响应总书记号召的实践活动。
古大存同志当年在东江地区开创红色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创建工农红军,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殊死斗争,千难万险、百折不挠,自己负伤流血,家毁人亡,但他仍矢志不渝,秉持初心,继续奋斗。我认为他和他们一起奋斗的前辈就是红色基因载体,纪念他们,学习他们就是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活动,从而有力地唤起同志们的初心。说到初心,我的初心就是在老首长教育下建立起来的。
我于1949年2月入党,17岁之前虽已工作两三年,组织上也入了党,但是思想政治上仍很幼稚。直到当年5月,交通部机关支部召开党员大会通过一个新党员,需举行宣誓仪式。我因入党时,紧急情况未能宣誓,五月候补期已满,须补行宣誓。这次会议,古大存同志以普通党员身份也参加了会议。支书监誓后,请古老讲话。他说:“新党员入党宣誓,不能看做只是一种形式,它有深刻的内涵,那是入党的新党员向党纲领即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经受考验,不惜牺牲自己一切的恒心立誓。”接着他联系自己简要地对当年对敌斗争一段经历,说对敌斗争有胜利也有失败,在最困难时期,他率领17个红军战士几经风险,突破了重围,转移到大埔隐蔽下来继续斗争。靠同志们下厂做工、上山烧炭、收入微薄,勉强维持生活,但是仍交纳党费。他的讲话饱含深情,催人泪下。我深受感动。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向首长学习,也做像他那样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这就是我当年的“初心”。我学习什么呢?首长为事业献身精神、党的三大作风、个人道德风范,是一生也学不尽的。我这里只把在他身边工作时所受教导和关怀亲历仅举几例,以表感恩怀念。
一、对广东土改的贡献
(一)他长期从事“农运”,深切感受农民困苦,所以他特别关心土改、正确地执行土改政策
1950年春节前,中南军政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讨论土改问题。有一次首长回来很兴奋地说,这次会议开得很好,我们土改政策很得人心,许多民主人士表示拥护。参座(指叶帅)要他负责广东土改工作,要我把东北带来的土改文件找出来备用。后有改变,由方方同志负责了。但古老对土改仍很重视。自1950年开始,他亲自组织直属机关干部分三批到英德、台山、清远参加土改,前两批都是他亲自抓的。但到1952年,从春耕整队开始就开始“左”了,工作中出现没收华侨土地、侵犯一些工商业者的利益、土改队员在整队中自杀等问题,还有些乱斗乱杀现象。我1952年在清远土改回来向首长汇报工作。首长叮嘱说一定要注意政策,千万不要搞“左”的一套,搞错一人,牵涉亲友一大片,不利我们团结大多数,不利政权巩固。可是我回到清远,同当时负责整队的清远县委一位领导,谈起土改时,他却说古老在省的会上说没收华侨土地、侵犯工商业者、打击面过宽等,是老右倾。直至1986年叶帅逝世,中央悼词中说:“他在领导广东省的土改运动中保护华侨和民族工商的利益,历史证明是完全正确的”。实践证明,古老开始亲自领导的两县土改,当时是在叶帅主持下进行的,也是正确的。1952年换了领导,古老反对过“左”政策也是正确的。但却被认为是右倾,后来反地方主义时,又被作为一项罪过。
(二)以实事求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党风正确指导省直整党工作
整党审干是党建的重要内容。1953年全国开展整党建党工作,古老兼省直机关党委书记,我当时任组织科副科长。整党一项重要内容是每个党员都要填写党员登记表,重要内容是必须忠诚,如实填报过去,在历史上,未向组织交待的各种问题,然后由组织审查做出结论。古老对这项工作十分重要,特别是审查结论,必须坚持实事求是。他以自己在延安整风时期,在中央党校一部工作任主任时,处理刘子久、黎玉两人(都是七大代表)历史结论为例,他初时认为刘、黎有历史问题,不能参加“七大”,便向刘少奇同志汇报。少奇同志说:“证据不充分,不能定论”。最后两人参加了“七大”,还当选候补中央委员。1953年5月,中央召开三届全会时,从敌伪档案中查出刘、黎两人确有问题,进行了处理。这次古老向少奇同志说:“当年就说他们有问题,现在证明了当初的判断是正确的”。少奇同志听了便批评说:“那时证据不足,不做定论是正确的。现在证据确凿,这样处理也是正确的。”首长以自己的亲历教训为例,还不避中央领导同志对自己的批评,而兼有自我批评精神的谆谆教导,使在座同志深为感动、受益良多。后来在继任书记林克泽同志主持下都是按首长指示进行的。我自己也在以后的基层负责人事审干工作也谨遵教导。
二、关心干部属下获慈母尊称
解放初,在省直干部中流传对叶帅和古老为“严父慈母”之称谓。对叶帅,他出身军旅,自有“令行禁止”的大将军风范,我接触不多,知之甚少,在此不赘。
对古老慈母之称事例则多有见闻,当年他带领七省“七大”代表团赴延安途中,将组织配给他的马让给有病体弱的朱荣同志坐骑;自延安率赴东北第三批干部,把马给体弱女同志草明;自东北回广东时,关照了一批丈夫先南下的女同志携带年幼子女同行,且安排他们坐软卧车厢。还有解放后,有些地位较高的干部要同多年患难妻子离婚,不少女同志到古老那里诉委屈。首长亲切接待,耐心做好对方工作,撮合旧好,挽救濒临破裂的家庭。也有一些工作不顺心的同志找古老谈心诉说。至于对我们随员部下也另有体恤、关怀之情。我们北方南下的人,初时根本不懂挂蚊帐,初来两天被蚊咬。有一天首长回来到我们房间看看,见我们没有挂蚊帐,叫我们必须挂蚊帐,说蚊虫咬会有传染等。我们一时未动,当时也没竹竿,说“明天挂!”首长听了说:“明天还有明天事!”就自己动起手来,找了柴刀到庭院砍下竹竿劈做,一不小心砍到手上,鲜血滴出。当时我心痛不已,惭愧万分。想当年对敌斗争、叱咤风云的英雄汉,赫赫有名的红十一军军长,对自己的同志和下属是如此的体贴温暖,这不正是慈母胸怀吗?
以上便是我对古老怀念的点滴。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