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原巡视员
2017年4月21日
陈弘君
古大存是令人崇敬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优秀的共产主义坚强战士。他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广大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古大存的主要历史功绩,至少有三个方面。
一、东江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
古大存于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卓有成效地发动五华农民运动,有力地配合了广东革命政府的两次东征。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后,他组织农民武装坚决反击右派军队的猖狂进攻,创建东江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红十一军,长期坚持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毛泽东曾对古大存在东江的斗争,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二、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积极参与者,党的政策和优良传统作风的模范执行者
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古大存担任中共广东省委常委、统战部长,积极推动广东地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局面的形成。1939年秋,古大存当选为中共“七大”代表,率领南方党的代表团赴延安参加大会。到了延安,他进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后来担任党校第一部主任。在此期间,他参加延安整风,组织大家学习整风文献,并带头联系实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对党内不良学风进行严厉的批评,更严于解剖自己。他在“七大”上作《关于广东党在开展武装斗争中的经验教训》的发言,并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抗战胜利后,古大存被派往东北工作。他在西满根据地抓农村土改试点,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其经验被推广到各地。
三、新中国成立后,真心实意地为广东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人民的幸福安康呕心沥血,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全国解放后,古大存被调回广东工作,先后担任华南分局、广东省人民政府、广东省委等重要领导职务。他模范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调查研究,处心积虑地为改变广东的贫穷落后面貌而奋斗。他对老区人民充满感情,多次到老区去看望老同志和烈士亲属等群众,倾听他们的意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古大存的崇高品质,至少有三个方面。
一、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和残酷遭遇都不忘初心,理想信念始终坚定不移
古大存在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大革命运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面对着残酷的白色恐怖,古大存挺身而出,组织带领农民革命武装,举行暴动,英勇地反击反对派的大屠杀,并坚持艰苦卓绝的农村武装斗争。无论反动派是大规模军事围剿,或是先后三次烧毁他家里的房子,杀害他的12位亲属,或是进行诱降,都无法动摇古大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无论是在党内20世纪30年代被错划为“AB团”嫌疑分子,受到留党察看三个月的错误处分,还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被打成“广东地方主义反党集团”的头目,遭到撤销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处书记和副省长的处分,蒙受莫大的委屈和冤枉、受到极大的打击,同样无法动摇他的理想信念。
二、敢于坚持真理、主持正义,对各种错误倾向敢于批评和斗争
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古大存就对“左”倾冒险主义进行抵制和斗争,因此,他遭到撤职和留党察看的处分。毛泽东曾称赞他为“带刺的红玫瑰”。新中国成立后,古大存仍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惜冒着风险,多次对“左”的错误进行批评和纠正。即使受到错误的打击和处分,他仍然坚持讲真话。
三、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密切联系群众,和人民群众心连心
在民主革命时期,古大存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而奋斗,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血肉关系;党执政之后,古大存虽然担任了重要的领导职务,但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丝毫未变,他时时刻刻关心人民群众疾苦,与群众心连心。他经常对秘书和警卫人员说:“你们要注意,有人来找我,一定不能拦阻。群众见不到我,就会说我当了官忘记了群众。”他身在城里,心中却始终惦记着贫苦的百姓,经常走到他们当中看望,千方百计地为群众办实事。
总之,古大存为中国人民的革命、建设事业立下不朽的功勋,他的历史功绩和崇高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广大共产党人和干部群众铭记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