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日前,我们在大埔县西河镇田野上看到,处处绿意盎然,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人忙碌的身影。
特别是在该镇下黄砂村的“烟稻双优”融合发展生产示范片内的农业生产已陆续展开,进入了耕种阶段。放眼田野,一片生机盎然,十几位农民戴着草帽,在埋头忙碌。他们正利用春耕大好时节,或吆喝着耕牛犁田翻耕,或抢抓农时播种希望,田间地头春意浓浓,一派繁忙喜人景象。
据了解,这个示范片农业基地实在不简单——为实现“烟稻双优”,当地推行“烟——稻”轮作、融合发展的耕作制度,上半年种烟,下半年种水稻,充分利用当地优质的土地资源,实现资源利用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据当地农民张丽英介绍,她每天7点就起床,赶到田地里忙活,“如今几乎没有空闲的时间。”
同样,在距离大埔县城11公里的百侯镇田野上,农机来回穿梭,新翻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催生着蓬勃与希望。忙碌的农人穿上水鞋、戴上草帽,除草、清渠……开始了新一轮的耕耘,期待着丰收的喜悦!
春光不等人,目前,大埔县各乡镇的春耕备耕已拉开序幕。据悉,该县今年春种春播面积预计达4.9798万亩,其中早稻播种面积1456.8亩、春大豆面积176.17亩、其它粮食面积2029.9亩;撂荒地复耕84.51亩,其中撂荒地复种水稻50.31亩。
此外,在高陂镇坪溪村大埔桓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内,大米加工厂房建设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为今后大米加工的需求提前做好准备。
为全力保障春耕备耕,大埔县在日前还召开了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暨春耕生产工作推进会,部署2022年全县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和春耕生产工作,要求各级各部门要坚决扛稳扛牢粮食安全重任,精准施策推动撂荒耕地治理;同时要做到认真排查、全面分析、准确把握,明确农民主体作用,发挥政府杠杆作用,运用创新性工作理念,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汇聚起重农抓粮的强大合力,使粮食之基更牢靠、发展之基更深厚、社会之基更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