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收获季刚刚过去,今年正值“荔枝大年”,茂名高州市沙田镇桃栏村委会的果农笑逐颜开,今年他们种植的优质荔枝品种鸡嘴荔有7万株挂果,总产量达350万斤,总收入1200万元,人均收入5000元,实现增产增收。
茂名被誉为全国水果第一市,四季佳果飘香,生产的荔枝、龙眼、三华李、杨桃、香蕉等优质水果享誉全世界。在茂名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市两级老促会坚持开展“科技兴果”,为老区广大果农致富奔康作出了突出贡献。沙田镇桃栏村委会正是茂名实施“科技兴果”的一个缩影。
擦亮水果品牌 让水果冲出茂名
沙田镇的“鸡嘴荔”远近闻名,有“广东鸡嘴荔第一镇”之称,曾获第二届全国农博会金质奖。这里也是茂名、高州两级老促会开展“科技兴果”最早的示范点。该镇的鸡嘴荔是经嫁接改良的优质产品,以果大核小、甜脆回香、耐储,风味独特、卖相美观、成熟期迟见长。
参观获金质奖的荔枝果树
据了解,沙田镇“黑叶”荔枝高接换种“鸡嘴荔”面积已从初期的2000亩扩大到目前的7000亩,而且年年丰产丰收,真正成为广大果农的“摇钱树”。沙田镇罗镇长向记者介绍,沙田镇计划在全镇将“鸡嘴荔”种植发展至12000亩,让沙田成为全省种植“鸡嘴荔”面积最大的专业镇,擦亮“广东鸡嘴荔第一镇”的品牌。
从2013年起,高州市沙田镇连续举办了五届“鸡嘴荔果王争霸赛”,盛况空前,吸引了中央、省、市等各级新闻媒体前来采访,中央电视台记者也到现场采访,从而提高了鸡嘴荔的知名度,大大拓展了销路。
坚持技术创新 促进果农增收
荔枝是茂名市大宗水果之一,大多是在改革开放后种植的。当时对品种布局及种植密度考虑不周,早中迟熟品种搭配不合理,中熟黑叶、白蜡品种偏多,且品质一般价格偏低,效益较差。由于种植密度大,过早封行树体过高,管理困难,生产成本高。针对这些情况,茂名老促会联合高州老促会在技术上对果农进行帮扶,对荔枝采取“回缩间伐”和“嫁接换种”技术,其中白蜡改为迟熟桂味、糯米糍,黑叶改为早熟品种妃子笑和迟熟鸡嘴荔,提高了效益。高州沙田镇桃栏村委会实施黑叶改接鸡嘴荔后,果大、肉厚、味酸甜适中,很受市场青睐,价格比原黑叶荔枝高出3倍左右。
嫁接后的鸡嘴荔
龙眼也是茂名市大宗水果之一,主种品种是储良龙眼,面积达80%以上。近年,面对品种单一,成熟期集中,销售压力大,价格下滑的问题,茂名老促会积极开展生产试验,大搞技术创新,通过施催花肥催花和探索成熟期的适宜时间,提炼出龙眼“正季早”生产技术,提高了成花率,丰产稳产,早成熟早上市,确保效益提升的同时,早成熟还能减少台风的伤害。
坚持“科技兴果”加快果农奔康步伐
茂名市两级老促会实施“科技兴果”20年来,始终坚持换届不换路,坚持“科技兴果”不停步。茂名市老促会历届领导都十分重视“科技兴果”工作,安排专门经费和专职人员负责。富有农业、农村工作经验的常务副会长、原人大副主任沈芸同志,一直分工负责“科技兴果”工作,她倡导建立了项目管理库,定期检查项目的实施及完成情况,还建立了“科技兴果”微信群,及时交流经验,有力促进了项目的实施。
与此同时,各区(市)老促会安排了1至2名副会长专管“科技兴果”工作,及时督促项目的实施。高州市老促会安排常务副会长、老农委主任江勇负责“科技兴果”工作。江勇虽已年过八旬,但老当益壮,人称“老三农”,沙田镇金牌储良龙眼母本园、黑叶高接换种鸡嘴荔等项目就是他亲力亲为试验成功的。他常到项目示范点检查了解项目的进展情况,亲自上辅导课,深受上级领导和广大果农的赞扬。江勇为老区广大果农致富奔康作出了突出贡献,荣获“全国减贫贡献奖”。
科技兴果现场会
自1998年实施“科技兴果”以来,茂名市老促会、茂名市扶促会每年筹资20-30万元,扶持“科技兴果”项目15-20个,而且个个项目都取得成功。从2015年开始,老促会把“科技兴果”作为老区发展特色产业的重要措施来抓,把“科技兴果”同产业扶贫紧密结合起来。据统计,20年来共投入资金600多万元,扶持示范项目565个,面积达56430多亩,取得了良好效果,有效推进了老区水果生产的发展,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科技兴果有力推动了革命老区群众生活和生产方式变革,正在让一个个贫困村蜕变为幸福美丽新村。高州市老促会常务副会长江勇自豪地说:“老区科技兴果,最大的好处就是为每家每户留下了一本绿色银行的‘长期存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