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市民到市场是一种“受罪”,如今逛市场是一种“享受”。湛江市在创文过程中下大力气抓好农贸市场民生基础建设,目前已投入资金约1.1亿元,完成了45个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实现了市场升级改造换新颜,从以前的“脏、乱、臭”变为现在“洁、整、亮”,变成百姓认可的布局合理、管理规范、整洁有序、宽敞明亮的“超市版”农贸市场。
据悉,湛江市区的市场大多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直存在“脏、乱、差、小”问题,是影响创文的一块“硬骨头”。去年5月,全市加快推进五城同创工作会议召开,把农贸市场升级改造作为惠民大事、提升城市美誉度和全市创文的重点来抓。并按照《湛江市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建设(暂行)标准》21项内容,制订出市场升级改造的标准和管理要求,定出完成任务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为确保市场升级改造任务的完成奠定坚实基础。
资金是市场升级改造的难点和瓶颈。在农贸市场改造过程中,湛江市坚持“政府支持、政策推动、市场运作”和“谁收益、谁投资”的原则,鼓励多种投资主体采取合作、参股、集资等方式参与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破解资金难题。政府通过300多万元补助投入,撬动了8000多万元的社会投资,探索出经济欠发达地区解决办公益事业、改善民生资金难的新路子。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为加强日常管理规范化,给市民提供一个干净卫生、舒适放心的购物环境。湛江市制定日常管理规范,明确各部门管理职责,加强检查考核,从操作程序、制度落实、清洁卫生、经营秩序、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等7个方面进行检查考核。
值得一提的是,湛江市探索建立落实信用约束机制,对各集贸市场的规范管理情况,通过市场信用分类监管平台进行公示。工商部门建立了市场信用“红黑榜”发布制度,对管理规范有序的市场列入红榜名录,对存在问题较多的实行约谈制度甚至列入黑榜名录,并在门户网站进行公示,督促市场开办者加强市场管理,督促经营户文明诚信经营。
来源:湛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