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传统的农耕劳作,一边是现代化互联网科技;两者能否融合走出一条现代化智慧农业发展之路?答案是肯定的。
惠州市部分农业企业和农业示范基地充分利用远程监控系统,无论是农户还是消费者,都可足不出户实时远程监控农田病虫害等情况,对何时施化肥、喷洒农药以及病虫害等情况一目了然。
◆探访足不出户“监视”农田一举一动
“在电脑前就可以看到菜地,真方便!”在博罗县东部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作物病虫害远程监控系统让大家啧啧称赞。
据了解,该远程监控系统集成了网络、视频技术,利用基地内装备的高分辨率、可旋转的监控视频摄像机采集信号,通过采集终端处理后转发至监控中心,从而实现远程实时监控。
“有了这个系统,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都可以通过视频监控了解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基地有关负责人说,该系统除了可以远距离全程记录农作物生长情况,还可对农作物病虫害情况进行实时远程监控,采集、分析、储存和发布共享病虫害信息,农技专家根据系统提供的信息可作出远程诊断。
在汕尾市海丰县海纳有机米种植基地,农户正在盘整土地准备插秧。
这不是现场看到的场景,而是在惠州市海纳粮油食品公司远程监控室看到的。通过远程监控系统,能看到该基地里的一举一动。
“现在大家都在说智慧农业,但真正运用的不多。”海纳公司董事长钟振芳指着田间监控设备告诉记者,为让大家看到整个种植过程,该公司在稻田里安装了多个可360度旋转的网络摄像机,1000亩稻田尽收眼底。
即便夜间也可借助红外线监测,画面如同白天一样清晰。“客户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机客户端,随时随地看到整个种植过程。”
◆措施
惠州市财政每年160万扶持农业信息化
近年来,惠州市在推进农业信息化过程中,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通过政府部门牵头,企业参与,结合当地实际,创出了具有惠州特色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新路子,尤其是在推动信息进村入户、解决“最后一公里”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据悉,为加大力度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信息进村入户进程,2013年,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被列为市人大重点建议,市财政每年新增安排160万元农业信息化专项扶持资金。此外,为贯彻落实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惠州市出台了《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现代农业强市建设的意见》,从2013年起,每年安排40万元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
“去年,惠州市获评省农业信息化示范市,成为全省8个示范市之一。”惠州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说,今年,惠州市将在农业信息化建设方面进一步大胆探索创新。
来源:惠州市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