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庆县新农村示范片路线图。资料图
3月24日上午11时30分,肇庆市德庆县马圩镇旺岗村委会庙门山村,300多名村民齐聚村口,为本村的新农村建设义务投工投劳。
该村村民理事会理事长谢锦芬告诉记者,此前理事会已经出了一个《新农村建设参考方案》,征求了每一户村民意见,得到村民的积极响应,并发动外出乡贤募集了4万多元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工作。
今年年初,肇庆市德庆县成功入选第一批14个省级新农村示范片,也是肇庆市唯一入选的县,将获得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建设补助资金1亿元。庙门山村就属于示范片创建的范围。
在《德庆县创建省级新农村示范片工作方案》中记者看到,示范片创建的主要目标是以推动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为重点,以净化绿化美化农村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促进农村社会文明进步为内容,将以19公里乡村道路(绿道)为纽带,串起沿线现代农业发展区、农家乐体验区、乡村生态、古村落文化旅游区,编织现代农业、生态、文化、休闲旅游产业链,使示范片基础设施、人居环境、特色产业、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和发展,按照“一年初见成效”的创建要求,把示范片建设成具有岭南乡村特色和宜居宜业宜游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区。
示范片涉及肇庆市官圩镇和肇庆市马圩镇,将通过一条主要游览路线,串起5个主体建设村,建设3个门户节点和4个驿站,并辐射50多个自然村,以肇庆市官圩镇的四村更口为起点,途经肇庆市官圩、直安、金林、金西,肇庆市马圩镇的旺岗,肇庆市官圩镇的五福为终点。
示范片建设遵循规划先行,要求规划既注重保护历史风貌、传承岭南文化,又注重博采众长、突出现代文明。同时要求因地制宜,保留特色,做到尽量不推山、不砍树、不填池塘(河流)、不盲目改直道路、不改变河道的自然流向、不破坏历史文化风貌。
其中,按照“拆旧不补、青苗不补、人工不补、让地不补”的基本原则,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是关键。年前,肇庆市德庆县委书记梁为东就召集涉及创建的镇、村干部座谈,动员他们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
肇庆市官圩镇金西村委会西村的老党员李雄财已经开始憧憬示范片建成后带给村里的变化。西村是示范片4个驿站建设的其中一个所在地,在村里召开的党员会议、群众会议上,李雄财看到了示范片建设的规划图,很快就按要求拆掉了自家用来储存农家肥的农房。“规划很靓,这是造福子孙后代的事。”谈起新农村建设,李雄财有些激动,“金林金西是‘两兄弟’,现在金林的美名可以说家喻户晓,但金西一直以来村容环境都比较差,我们也要借这次创建的东风,把环境搞上去。”
新农村建设唤起了西村村民改善自身居住环境的热情,该村涉及38处拆迁,短短十几天时间,就已经拆了十多处。该村还发动村民每人义务投工不少于5天,每人筹集资金50元,得到村民的一致同意。
除了改善村容村貌外,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也是其中的重点。示范片将规划建设一个现代农业观光旅游走廊,依托金林水乡、花世界旅游景区沿线一批农家乐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休闲农业,通过现有的荔枝、西番莲、葡萄、蔬菜等种植示范基地,狠抓特色种养基地建设,推动“体验农业”、“采摘农业”、“乡村游”等休闲旅游事业的发展。
李伟深是位于肇庆市官圩镇官圩村的盘龙葡萄庄园的老板,从去年4月份开始在当地承包了30亩地种植葡萄,主要接待自驾车游客。在得知肇庆市德庆县在创建新农村示范片,并将他的葡萄园纳入现代农业观光旅游走廊后,他十分高兴:“这是一个很好的商机,肯定能够带旺自驾游,如果发展得好的话,我打算在旁边继续承包,扩大种植面积。”
肇庆市官圩镇四村村委会更口村的150亩西番莲种植基地也被纳入观光旅游走廊范围。据该镇的黎学荣委员介绍,该基地是肇庆市官圩镇的产业结构调整项目,目前已经带动全镇1500多亩、辐射全县4000多亩西番莲种植,在纳入观光旅游走廊范围后,将进一步推动全县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