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湖镇一甜玉米加工厂收购了大量甜玉米,以备制作罐头。 本报记者黄秀霞 摄
惠州日报讯 昨日下午4时,记者在惠城区汝湖镇村尾村看到,村道两旁的田地里种满了甜玉米,农民正在收割。
“我们村有2000人,共有1600亩土地,种植了1000亩甜玉米。”该村干部孙悦强说,今年甜玉米大丰收,亩产高的超过2500斤,但是市场行情不好,收购价每斤才0.6元~0.7元,价格比去年降了一半。
当地农户孙桂山告诉记者,他有2亩多地,全种上了甜玉米,现在收获的是第二造。“第一造因暴雨影响了收成,本想第二造赚回来,没想到价格那么低。”孙桂山说,他这儿的产量是比较高的,每亩达2500~2600斤;按照每斤0.6元的价格收购,一亩只有1500元左右,除去人工、肥料、种子等成本,每亩净赚只有100多元。
得知今年甜玉米丰收却市场行情不好的消息后,市农业局种植业科科长黄观桥走到田头为农户“抚伤”。“全市第二造甜玉米种植18万亩,平均亩产1800斤~2000斤,平均收购价在0.6元左右。对于辛勤劳作的农民来讲,他们的付出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但市场决定价格,甜玉米集中上市导致了价格下降。”黄观桥说。
“我们的农户要有抢占市场的意识,要留意市场信息,调整种植结构。”黄观桥说,拿村尾村来说,村民的田地适合种植甜玉米、花生、黄豆、番薯等农作物,农户可考虑把自己的土地分成几份,分别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比如今年花生行情不错,亩产值达3000元左右,农户可以种些花生;如果要种甜玉米,应尽量错开时间段种植,不要集中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