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浮罗定市自2021年入选广东省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以来,积极探索粪肥还田运行模式,打通种养循环堵点,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优化运行机制。成立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实施财政奖励补助,遴选培育2家大型有机肥企业作为粪肥还田服务主体,探索创建“集中粪污处理还田机制”“猪粪—稻鸭共生”“猪粪—鱼—水田”的种养结合机制,促进县域内种植业和养殖业紧密衔接。2021年至2023年,项目区累计收集处理畜禽粪污16.05万吨;还田粪肥10.07万吨,还田面积28.39万亩次,其中水稻11.22万亩次、水果8.2万亩次、蔬菜4.5万亩次、南药2.31万亩次。
强化质量监管。依托全国绿色种养循环粪肥还田追溯服务平台,实现粪污收集、运输、处理、粪肥施用及粪肥质量等全流程监管,提高管理效率;健全主管部门、服务组织、养殖场和种植户多方协同监管机制,严把粪肥还田质量关,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土壤碳库存。加强宣传培训,建立“农业农村局—镇农技站—村委—种植户”的多级宣传网络,邀请华南农业大学专家团队开展技术指导,规范粪肥还田行为,提升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2021—2023 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项目区化肥用量平均减少15%—30%,亩均化肥成本降低 60—100元,农作物平均增产12%以上。
深化成果运用。结合罗定生猪养殖和“丝苗米”等产业优势,因地制宜集成推广“生猪—粪肥—柑橘”“生猪—粪肥—蔬菜”“生猪—粪肥—水稻”等技术模式,大力开展粪肥还田替代减肥梯度、应用效果等试验,每年分别开展3个试验和20个效果监测点工作,科学评估种养循环模式在农业生产中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应。据效果监测点数据显示,在减少化肥施用30%的情况下,水稻、蔬菜、火龙果、柑橘等作物分别可增产33.6%、9.1%—23.8%、8.6%—14.4%、4.8%—13.2%,亩节本增收分别为173元、728元、2043元、1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