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德成,出生在革命老区韶关市曲江区樟市镇西约村贫穷山沟里的家庭,靠自己一双勤劳的手,打出了一片自己的天下,现任韶关市德成鞋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曲江区工商联主席、韶关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
1987年,乘改革开放的春风,他走出家乡的大山外出广州打拼。1991年,回到韶关创立韶关市德成鞋业有限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创业,成为韶关市知名民营企业家,在讲究商业道德与诚信经营的同时,他眷恋故土,情系家乡,多年来,他先后多次捐款,用于家乡桥梁、道路、供水、助学、村容村貌改造以及孝老爱亲等公益事业建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家乡建设发展,在公益的道路上争做先行者,擎起社会责任和担当的大旗,生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
斥资捐款,助力老区“美丽乡村”建设
都陂村与外界联系的唯一桥梁都陂桥因年久失修、桥基损坏,严重影响了村民出行,钟德成把这一切看在眼里、放在心上,2014年,他个人捐资55万元修建都陂桥,经过半年的施工,一座钢筋水泥结构的大桥拔地而起,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西约村委大楼还是50年代建的,已不能适应群众办事需要,他三番五次地深入到西约村委与两委班子商量重新修建新办公楼事宜,新办公楼的选址、大楼的设计、配套设施设计等他无不一一参与,并捐资35万元进行修建,西约村委新办公楼于2017年初投入使用,极大地改善了村民办事环境。2015年5月20日,樟市镇遭遇百年一遇洪灾,都陂桥在洪水中被冲毁,他再一次急在心里,并再次捐资130万元重建都陂大桥。为改善父老乡亲生产、生活条件,2017年借“三清三拆”整治和新农村建设的东风,为了都陂村的“美丽乡村”建设,他再次打起了“算盘”,主动与当地镇委、镇政府一起策划、一起动员村民,并捐资35万元修建都陂河坝景观,捐款40万元修建樟市西约段河道挡土墙,捐款20万元用于西约都陂村绿化提升,捐款20万元用于都陂村自来水工程建设,捐款5万元用于都陂至廖屋村道路硬底化,捐款19万元用于都陂村祠堂修缮建设等。钟德成就是这样在公益事业方面积极奉献一己之力,孜孜不倦地热心支持家乡的发展建设,至今已为家乡捐款共计400多万元。
钟德成多次向乡亲们表示,看到家乡面貌焕然一新,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感到非常欣慰和高兴,作为家乡的一分子,愿意继续为家乡的建设出力,回报这片养育过他的热土。
扶贫济困,带动老区人民共同致富
钟德成坚持践行“尊老爱幼”中华传统美德,从2007年开始,始终坚持每年春节为贫困户及村里老人、镇敬老院老人送油、米、面及慰问金,送上节日的祝福。并利用中秋佳节,邀请村中长者来家中赏月,交流感情,共商村中发展大计。为了安置家乡的剩余劳动力,增加贫困家庭收入,他招收本村困难家庭劳动力多人到自己的企业工作,人均年收入达到5至10万元。钟德成还特别重视教育事业,建立西约村大中小学奖学金制度,每年给大中小学生发放助学金5万元,用于支助西约村困难学生,解决贫困户及学生的燃眉之急,使他们能够正常上学读书,完成学业。面对村民们的感激,钟德成却淡淡地说:“父亲从小给我的教育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我生于斯、长于斯,西约村的兴衰荣辱与我息息相关,做人不能忘本。”
率先垂范,投身老区“美丽乡村”建设
钟德成不仅以身作则,还动员乡贤们踊跃解囊捐助,助力加快家乡美丽乡村的建设,目前西约都陂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社会主义美丽乡村。钟德成在西约新农村建设前,召集全村家长代表开会,商讨西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计,利用本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针对具体的难点单独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转变村民的思想观念。在社会主义新农村设计和实施阶段,大到整个村庄的整体规划,小到村的关键节点设计,亲力亲为,出谋划策。在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施当中,率先垂范,身先士卒,和村党支部一起带领乡亲们砍竹子、捡石头、围竹篱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乡亲们投工投劳,培养村民的主人翁精神,深度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人。在制定村规民约时,钟德成和村党支部一道,以“孝、善、美”为核心理念,结合当地乡风民俗,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并付诸实践。
俗话说,饮水思源,回报桑梓,这是企业家成功之后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好体现。钟德成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办企业干实业,他信心满怀;献爱心帮群众,他爱心洋溢。在低调务实和不事张扬中,实践着他的人生价值和对社会责任的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