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革命老区南雄市帽子峰镇举行河背红色旅游村暨河背客栈开业庆典仪式。南雄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仁麟,南雄市人民政府原副市长、南雄市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涂运发,南雄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南雄县志》主编罗凯燊,南雄县政协原副主席郭淑华,以及韶关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的专家、学者等到会祝贺。帽子峰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南雄市农业农村局、南雄市文广旅体局等单位相关领导等,近200人参加庆典活动。
庆典中,河背客栈董事长张福兴、帽子峰镇人民政府镇长徐精华、南雄市文广旅体局副局长曾智君、韶关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旅游系主任隋春花等先后致辞或讲话。他们从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为河背村发展农旅建言献策。
据了解,河背村所在的北山地区,有丰富的红色历史。1933年春,按照陈毅的指示,南雄县委书记李乐天派游击队开抵帽子峰,开辟了北山游击区,建立了红军医院和后勤补给基地,北山游击队活跃在河背村周边的一带的帽子峰大山深处。抗战后期,华南大片河山被日寇占领。党中央、毛主席为拯救华南人民,派以三五九旅为主力的八路军南下支队从延安出发,万里远征开赴华南,拟创建华南抗日根据地。1945年8月26日,南下支队离开江西右源村,向南翻越帽子峰山后,当晚夜宿洞头9个村,其中,河背村接待了南下支队约200名官兵。1945年9月中旬,为接应南下支队,东江纵队千里北上到南雄后,刘建华率领的“东纵南雄武工队”活动在洞头一带,并在河背村与陈中夫率领的十二中队武接上头。后来,东江纵队文艺战士劳火,担任连指导员期间,曾率一个连驻扎在河背村,他为黄业的诗谱曲后,创作的军歌《帽子峰颂》,在五岭根据地传唱,并成为了部队的军歌。
涂运发在讲话中指出,河背村重视挖掘红色历史,将红色元素融入到村庄文化中的做法,既弘扬了南雄的红色历史,又丰富了旅游文化,使乡旅、红旅、农旅融合发展,对老区的脱贫攻坚,帮助老区人民早日富裕是大有禆益的。他希望河背村继续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老区精神,在建设红色旅游文化村中,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中,作出应有的贡献。他表示,市老促会明年捐赠红色书籍1000套支持河背村发展红色旅游,并捐资帮助河背村建设“九旅亭”(八路军三五九旅)。
陈仁麟代表南雄市党政四套班子对河背红色旅游村暨河背客栈开业表示热烈祝贺。他希望帽子峰老区人民发挥红色资源优势,推动生态旅游、农业旅游、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为老区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同时希望韶关学院的师生们今后继续为南雄的乡村振兴发展助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