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山、珠海一带,提起“白马队”,年过七旬的老人恐怕无人不晓,而吴当鸿正是其中一员。吴当鸿出生于1925年,1942年,在地下党员姐姐的影响下,积极参加进步活动。1944年参加抗日义勇大队,后担任“白马队”小队长。
以家做联络站侦查送信
助游击队7分钟歼灭伪军
1940年,吴当鸿的家乡中山遭日本侵略沦陷。1942年起,母亲黎瑞珍和曾任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当地负责人的姐姐吴清,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在中山翠微村圣堂里16号的家中,建立起翠微抗日交通联络站。这个联络站成为后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中山义勇大队白马队在当地开展抗日斗争的重要活动据点。
吴当鸿回忆,村子当时被日伪军占领,姐姐则化装成“教师”开展抗日地下工作。因为姐姐的关系,游击队经常在他家驻扎,除了食宿休整,还经常召集会议,研究对敌作战。包括吴当鸿在内,全家人都投入协助游击队开展敌情侦查、物资征集、抗日宣传的工作当中。吴当鸿则成了一名“小侦察员”,负责勘察敌人的行踪,掩护地下中共党员。
1943年冬天,在内外配合下,游击队共派出6个中队200多人,一夜之间歼灭了驻扎在村子里的日伪军,战斗仅7分钟,共俘敌120人,缴获机枪3挺、长短枪135支、子弹7000余发及其他军用品。
挺身而出率部队冲出包围圈
在姐姐的影响下,19岁的吴当鸿也加入了义勇大队,正式开始扛枪抗敌。1944年7月,日本出动上千兵力,对义勇大队所在的五桂山抗日根据地发起“四路围攻”扫荡,他第一次随部队迎敌作战。虽然是第一次作战,但吴当鸿表现得十分英勇。“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就是牺牲是光荣的,绝不会害怕死,这就是革命的英雄主义!”此战歼敌百余人,取得反扫荡胜利,而表现英勇的吴当鸿也火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一九四四年十二月初二,吴当鸿再一次随中山义勇大队所属的白马队围歼驻前山镇守敌。此战全歼敌寇后,缴获大批枪支弹药。仅吴当鸿一个人就缴获了3杆“三八式”步枪。
不想,当时驻扎拱北地区驰援前山镇守敌的日军一个中队,尾随着胜利的白马队到达驻地。翌日拂晓,敌军突然对白马山发起突然袭击。战斗中,白马队正副队长和6名战士英勇牺牲。凭借着对地势的熟悉,吴当鸿带领着游击队员展开巷战,最终成功突围。
来源:广州日报(张丹羊、申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