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百侯镇横乾村的绿色、古色是非常的浓重而富有特色,然而,其红色文化也甚为突出,比如村中的东川世第就是革命烈士罗法胜的故居。罗法胜(发胜、法勝),又名武铭,是横乾村人,1900年出生,1924-1926年就读黄埔军校(第三期),毕业后留校先后任教官及训育部次长职务,在校期间受周恩来、聂荣臻、叶剑英等共产党员进步思想影响,于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罗法胜曾参加第一、二次东征和北伐战争,英勇善战,战功赫赫。1925年12月初,罗法胜曾带领队伍回过横乾村短暂停留,并在村里河边沙滩上进行军事训练,当时横乾村由于有部队来而显得特别热闹,村民们纷纷围观看队伍训练。1927年6月,罗法胜与中共大埔县委书记饶龙光一起领导和指挥工农军武装大埔县城(茶阳)暴动,并为接应"八一"南昌革命起义军进入大埔做了充分的安排和做了大量后勤保障工作。1928年春节后,根据中共中央和南方局的指示,罗法胜到香港地下交通站工作,公开名字为罗武铭,任"蓝引南酒楼"的"经理".1931年6月罗法胜因叛徒出卖在香港被捕,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于广州,牺牲时年仅31岁,1983年被国家民政部批准为革命烈士。村里老人说,罗法胜东征时期带兵回村里,还在河边练过枪法,把瓶子扔到流动的河里,一枪打爆瓶子。大埔暴动后,国民党兵在横乾村河对岸准备渡河抓中共党员,罗法胜在屋后山把鞭炮绑在点燃的香枝上,香枝烧到鞭炮处而引燃鞭炮,连续不断的鞭炮声把国民党兵吓到不敢立马过渡,他们误认为有很多地下党在村里,等到鞭炮停了,罗法胜等已经转移到其他地方。罗法胜也经常参加和组织共产党员会议,有位横乾村嫁到乌石坪村的村民说,见过几次罗法胜晚上到乌石坪村开秘密会议,并做过宵夜(煮粥)给他们吃。硝烟早已散去,梅潭河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但为革命牺牲的烈士,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革命烈士罗法胜的故居一定要好好保护,革命烈士的精神一定要好好发扬。余为横乾村乡村振兴项目写缘起,顺手而吟七律一首以记。
黄前古渡风犹在,
白鹭新栖韵树梢。
翠映平湖分秀色,
奎临斗拱聚风骚。
峰峦竹浦寻常见,
梓地横乾分外妖。
风景这边独美好,
江山如此自多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