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最早成立的苏维埃政权是埔北区苏维埃政府,而埔北区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就在茶阳镇高乾村。高乾村位于广东北部与福建西南部接壤的边远山村,地处大埔县北部的闽粤边境,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仅一山之隔。高乾村于1928年8月成立了长北乡苏维埃政府,此后,还成立了埔北区、埔五区苏维埃政府,是广东省唯一有3次成立苏维埃政府的村。高乾村是大埔县首个苏维埃政权诞生地,当地人民为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据大埔县人民政府1982年编纂的《广东省大埔县革命烈士英名录》记载,长北乡苏维埃政权片区共有21名革命烈士,其中19位是高乾自然村人,另有2位为甜祝自然村人。高乾村16户人家却有在册19位烈士。
7月7日,恰逢小暑,余带着对红色高乾村的崇敬之情,陪同梅州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德宜会长、大埔县老区建设促进会光明会长,从茶阳-太宁-古村-茅坪-蕉叶坪,进入高乾村调研,感慨万千,幸甚乎哉,谨吟排律一首以记此行。
闽粤山青烽火燃,汀江水绿毛竹连。
琼章黛瓦群英绘,玉带晴云志士篇。
寥廓苍茫开战地,峥嵘碧落染江天。
镰锤埔北动枪杆,号角高乾出政权。
林海涛澜读脚印,竹山蓊郁写红岩。
蓝头窠谷红星闪,严姓祠堂赤帜鲜。
边纵稳扎坚堡垒,长缨紧握斗敌顽。
高乾篝火英雄地,埔北硝烟先烈篇。
户户人家出烈士,滴滴鲜血洒峰峦。
竹枝摇拽群山静,草木贲华泉水喧。
严氏祠堂光史册,茅坪蕉叶绿家园。
合金栏杆护车路,馆舍图文彰史笺。
红色基因鲜血铸,苏区风骨万年传。
注:本排律第二句倒数第三字,按格律应用仄声字,为何用平声字?因为闽粤交界处有万毛竹林,作者是为了突出"毛竹"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