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老区苏区大埔县茶阳镇积极探索特色产业路径,引入黄金百香果与广地龙(中药材,俗称蚯蚓)实行“立体生态种养”模式,取得良好成效。近日,该镇长兴村的八十亩黄金百香果开园采摘,金灿灿的果实成为乡村振兴“致富果”。
在梅州市地之龙种养殖有限公司基地内,百香果藤蔓爬满藤架,饱满的果实如小灯笼般点缀在绿叶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些黄金百香果是当地“地龙+灵芝+百香果”立体种养模式的成果,果实个头大、色泽佳、口感清甜,市场认可度高。
据了解,该基地的土地曾是撂荒地。广州市派驻大埔县茶阳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进驻后,引入企业家回乡投资,于2023年成立梅州市地之龙种养殖有限公司。该公司与广药集团合作建成规范化地龙养殖基地,总投入超800万元,养殖面积160余亩,每亩产干制品约100公斤。
2025年,该公司进一步拓展产业链,在地下养地龙的基础上,发展林下种植灵芝10亩、地上种植百香果80亩的立体模式,实现“地下药材、地上鲜果”的综合效益,让撂荒地重新“活”起来。不仅提升了土地利用率,更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为茶阳镇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该公司负责人谢有奎介绍,该公司种了百香果80多亩,每亩产3000斤。批发价小果大概是6元,特大果大概13元。通过今年的种植过程,得到了一定的经验,他想明年发动长兴村大力实施种百香果。
广州市派驻大埔县茶阳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余奕剑表示,工作队的重点体现在一个帮和扶,把这个百香果销到一些饭堂、一些商场。把原本的撂荒地开发耕种,目前带动了15户农户参与,人均年增收超过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