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市深井镇小江村延长生蚝全产业链条、红树林生态资源禀赋突出,入选省首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生蚝)专业村,同时拥有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台山蚝”核心产区与省级红树林湿地公园入口。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该村扎实推进产业发展、文旅融合、风貌提升等工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村一品”强特色绘就增收“致富图”
小江生蚝的养殖和食用历史悠久,由于地处沿海,咸围以镇海湾水源带为主,是典型的咸淡水交界地区,培育出的生蚝品质高,受到食客的青睐。这里的生蚝咸围养殖约266.67公顷(4000亩)、蚝苗养殖近400公顷(6000亩)。
为进一步延长生蚝全产业链条,小江村着力发展生蚝预制菜、冷链物流等产业,投入150万元打造集生蚝清洗、烘干、急冻、存储等于一体的生蚝加工工厂和生蚝专卖店;投入68万元推进小江村美食街改造项目,升级改造沿街11间商铺,目前商铺全部出租,年租金约11万元。
此外,小江村发挥养殖专业合作社台山市锐华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强村富民公司深江红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的引领作用,集聚致富带头人和生蚝养殖专业人才,推广“公司+合作社+养殖户”模式,利用人才驿站开展生蚝养殖技术交流活动,并通过直播销售平台、农过发展生蚝产业,2024年村组两级总收入达到562万元。
生态资源提底色绘就文旅“锦绣图”
2024年,“开平—台山”入选广东省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首批试点,农文旅融合成为江门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小江村作为广东台山镇海湾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东北入口,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得天独厚,发展文旅产业正当其时。
为擦亮生态资源底色,小江村积极配合林业部门打造红树林宣教中心,设置湿地特色标识指示牌、科普宣传小品、公园简介牌等宣传标识,有效提高公园科普宣教水平;加快交通、科研监测、科普观光、旅游接待等配套设施建设,建成集生态保护、陈列展览、科普教育与科学研究于一体的生态公园。
此外,小江村完成小江小学湿地学校建设,每年结合“世界湿地日”“红树林保护日”等主题开展宣传活动。“我们突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计划结合‘海堤+红树林’方式再造104公顷红树林,修复人工海岸线。”公园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蔡文炘表示,该村正探索结合碧道、古村、生蚝等元素,推动建设“红树林生态保育+生态养殖耦合+生态旅游”多功能综合发展的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
共建共治添成色 绘就发展“实景图”
村容村貌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工作,也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关键抓手。在农村风貌提升中,深井镇创新“以奖代补”机制,以小江村为试点撬动640万元社会资本,激发乡亲捐助热情,实现多方合力推动家乡建设。
同时,小江村充分发挥“全民清洁日”作用,用好“农村积分制”模式,通过党员、镇村干部带头,引导村民落实“门前三包”,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共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从生蚝产业的深度开发到红树林生态的立体利用,从基础设施的升级到治理模式的创新,小江村以“百千万工程”为笔,绘就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和美乡村新图景。村电商和村级物流推广,拓宽生蚝销售渠道,带动村民和富余劳动力就业5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