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郁南县大方镇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通过科学规划、技术赋能和优化经营模式,将百香果种植与生态复绿、农民增收紧密结合,并以“调结构、促融合、护生态”的创新模式,成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生态与经济双赢的“黄金产业”。
该镇农户大多推广“百香果+巴戟整治地块”,既保证巴戟种植地后的复绿,又能改变以南药巴戟为主的产业结构。通过科学规划划定种植区域,引导农户在巴戟整治地块种植优质品种钦佑k99黄金百香果,并配套水肥一体化设施,实现亩均产值约2.5万元,同时开展2场次培训,提高农户的种植技术。
该镇在扩种提质中坚守生态底线,严守耕地红线,坚决杜绝基本农田被占用。通过推广脱毒苗木、生物防治等生态技术,大幅削减农药使用,构建“绿色有机”认证体系。依托独特的地理、土壤与气候条件,以有机肥替代化肥,培育出糖度超18%的高端果品。此举既擦亮了生态底色,又提升了产业价值,让果园在守护耕地安全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同跃升。
该镇百香果产业通过“村委+合作社+农户”模式,成为乡村振兴的“增收引擎”。村委负责整体规划和协调,农户则积极参与种植和管理,合作社则负责市场推广和销售,并邀请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杨伟成现场指导种植技术。这一模式不仅提高了种植效率和市场竞争力,还增加了村集体经济的收入,带动了村民的增收致富。以上福村委云机坑种植基地为例,共种植了20亩百香果,辐射带动了10名村民就业增收约4万元/年,增加村集体收入约10万元/年。
目前,该镇百香果产业正以结构调整释放生态红利,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以优化经营模式拓宽市场空间。这一“绿色黄金”必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强动能,绘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画卷,推动全镇的“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