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是郁南“四一八”武装起义七十七周年纪念日。这天上午,郁南县桂圩镇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镇政府党总支部联合桂圩村党总支部共同开展了一场庄重而意义深远的主题党日活动。此次活动汇聚了两个党总支部的党员干部、烈士后代、部分退役军人代表等齐聚一堂,共同向英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与此同时,郁南县委党史研究室党支部、云安区委党史研究室党支部、粤中纵队第四支队后人联合到桂圩镇龙岗村纪念“四一八”武装起义七十七周年。
据《中共郁南地方史》载:早在1947年9月,中共粤中特派员谢永宽派吴桐率领小分队挺进广东云浮,开辟三罗(今云浮地区)武装根据地,策应郁南武装起义。1948年3月,中共香港分局决定,成立中共三罗总工委,唐章任书记,李镇靖、吴桐、谭丕桓、龙世雄任委员。同年3月上旬,三罗总工委领导召集郁南党组织领导人黎百松、李保纯、吴子熹、李荣欣、吴耀枢、卢鉴埙、刘俊英等开会,传达上级对三罗开展武装斗争的指示和研究组织郁南武装起义工作。同年4月18日中午,吴桐秘密来到桂圩石龙岗李光汉的家中,与他恳谈起义问题。李光汉同意立即起义,并欣然命笔,给幼子李荣开写下“铁定今晚10时起义父谕”的字条,立即命人带到县城交给李荣开。并命次子李荣欣将存放在家中的步枪20多支、子弹3000多发交给起义部队使用。起义胜利李荣开接到父亲手谕后,立即做好各项工作,于晚上10时,率领国民党郁南县自卫大队70多人,携带轻机枪1挺,步枪60多支,开赴桂圩。与此同时,吴耀枢等率领都城镇公所自卫队20多人,携轻机枪2挺,步枪10多支,连同县自卫大队驻都城的麦振标分队10多人,携带10多支步枪,往桂圩进发。午夜,县城、都城、桂河及通门、罗沙等地的起义队伍分别由黎百松、李保纯、吴耀枢、李荣欣、卢鉴埙、李荣开等带领共200多人抵达桂圩集中,随即宣布起义。首先包围国民党桂圩警察所,敌警全部被缴械,又将敌县政府派到桂圩催粮、催兵的5名士兵的枪械收缴,解除武装。同年4月19日晨,起义队伍挺进峡上。上午10时,起义队伍在峡上乡沙村卢氏大宗祠举行大会,吴桐宣布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边三罗总队,李镇靖任总队长。同时,宣布整编起义队伍序列,分为三个中队和一个武工队。同年4月20日,三罗总队进军通门,晚上,起义队伍转入通门的罗沙地区;19日和20日,起义队伍先后在桂河、峡上、通门三地共打开国民党粮仓4个,没收稻谷40余万斤,1500多农民群众分到了粮食,群情振奋,欢欣鼓舞。郁南“四·一八”武装起义,对广东省乃至西江流域震动很大,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三罗党组织领导、郁南党组织实施的一次较具规模的武装起义。
活动现场,气氛庄严肃穆。全员整齐列队,面向党旗,举起右拳,庄严宣誓。铿锵有力的誓言在纪念馆上空回荡,每一位党员都神情庄重,目光坚定,仿佛在向革命先烈们诉说着当代共产党人接续奋斗的决心。这一声声誓言,不仅是对入党初心的重温,更是对未来行动的承诺,激励着全体党员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砥砺奋进,勇往直前。
随后,献花仪式开始。全体党员及代表们个个手捧鲜花,迈着整齐而沉重的步伐依次上前走向纪念像。朵朵鲜花承载着大家对先辈的敬仰之情,寄托着全镇人民对先烈们的无限哀思与追念。
纪念仪式结束后,全体人员有序前往中共三罗中心县委机关旧址、李镇靖故居、李荣欣故居参观。故居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历经岁月的实物,生动还原了英烈们曾经的生活场景与战斗历程。在讲解员的细致解说下,大家如同穿越时空,近距离感受先烈们在艰苦条件下不屈不挠、英勇抗争的革命精神。参观过程中,不时有人驻足凝视,认真聆听,沉浸在那段激荡人心的历史之中,深刻领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先烈们用热血换来的珍贵馈赠。
通过本次纪念活动,各界人士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洗礼。大家纷纷表示,将以革命先烈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红色精神融入日常工作与生活,为建设更加美好的桂圩镇而拼搏奋进,让英烈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