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绿美乡村建设工作开展以来,韶关市曲江区枫湾镇石峰村党支部坚持以党群共建为抓手,以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在五魁堂村小组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绿美乡村建设行动,曾经的“脏乱差”村庄蝶变为生态宜居的绿色家园,党群携手绘就了一幅“村在绿中、人在景中”的美丽乡村画卷。
过去的石峰村五魁堂村小组,道路泥泞、垃圾遍地、杂草丛生、水渠淤积,残垣断壁随处可见。而现在走进五魁堂村,干净整洁的道路蜿蜒其间,一棵棵紫薇、异木棉屹立道路两旁。村民们的房屋错落有致,外墙粉刷得各具特色,在阳光下显得精致美观。房屋外的“四小园”种满了各种树苗、鲜花和蔬菜,充满生机与活力。
石峰村党支部结合“睦邻制”工作,创新“党员包片+邻长包户+群众认领”机制,将五魁堂村小组绿化责任区划分到党员干部、村小组长、邻长、群众代表,形成“党员、邻长带头干、村民、群众跟着干”的生动局面。通过党员干部、邻长多次组织召开“家长会”、茶话会宣传动员,村民群众自发捐出闲置空地用于建设“口袋菜园”“口袋花园”,老党员、邻长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先担任“护绿监督员”,村“两委”干部和村民群众共同组建“植绿小分队”,完成五魁堂村新增绿化面积超1万平方米,种植乔木果树420棵、翠萝莉等花卉百余株,打造微花园、微菜园22个,实现了“人人出力、户户添绿”的新局面。
拆旧建绿焕生机 生态治理见实效
针对五魁堂村小组破旧泥砖房问题,石峰村党支部采取“疏堵结合”策略,将拆除后的破旧泥砖房优先用于生态修复和公共设施建设,曾经的破旧泥砖房变身“小花园”,垃圾堆放点改造成“垃圾亭”,祠堂重新粉刷穿上“新衣”,池塘周边筑起了安全护栏,村内后山道路两旁种满了异木棉,既美化了环境,又为村民增添了新意。“以前这里苍蝇乱飞,现在成了饭后散步的好地方!”村民李大姐指着文化广场旁“白改黑”后的村道笑着说。
美丽庭院添活力 生态悦民双丰收
石峰村党支部积极探索“庭院经济”,鼓励五魁堂村小组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空地种植花卉、果树,在庭院外墙进行墙绘,打造特色庭院。党员示范户率先打造“样板庭院”,带动全村建成“星级美丽庭院”2户,墙绘10余幅。如今,村民陈丹林家墙头垂落的三角梅下以及家门外充满农村气息的墙绘成了网红打卡点。“环境好了,乡里邻里来走访的多了,平时安安静静的村庄都变得热闹多了!”村民们对绿美成效称赞道。
长效机制固成果 绿色理念入人心
为巩固绿美建设成果,石峰村党支部依托农村三级党建网格、“睦邻制”“积分制”等工作机制,建立“网格化管理+积分制激励”长效机制,将绿美管护纳入村规民约,定期开展“最美庭院”“环境先锋”评比,村民凭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同时,通过“乡村大讲堂”“党员微党课”等形式普及绿美生态建设、绿美管护爱护知识,让“植绿护绿”成为新风尚尚,村党支部书记梁议心表示:“绿美乡村建设不是一阵风,而是要让绿色成为乡村的底色,让文明新风吹进每家每户。”
从“脏乱差”到“绿净美”,从“被动整治”到“主动守护”,石峰村五魁堂村小组的绿美蜕变之路,是坚持党建引领,党群同心、共建共享的生动实践。如今,漫步乡村,处处可见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一幅“生态优、村庄美”的画卷,正在这片热土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