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老区苏区大埔县博物馆以“红色传承”与“文化寻根”为主题,先后迎来大埔县北塘红军小学和张云栽实验小学的师生,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互动实践,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与传统文化的“双课融合”教育课——品味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追寻红色记忆,厚植家国情怀
4月2日上午9时左右,张云栽实验小学、北塘红军小学的师生们在博物馆讲解员的引导下,列队进入庄严肃穆的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纪念馆展厅。学生们通过一张张历史图片、一件件革命文物、一段段英雄事迹,重温了大埔这片热土上的红色峥嵘岁月。展厅内的“苏区大埔”“抗日烽火”等主题展区,生动展现了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
活动中,学生们不仅认真聆听讲解,还通过情景问答、角色扮演等形式与历史“对话”。这场跨越时空的红色之旅,让红色基因的种子悄然根植于学生们的心田。“红军服穿在身上,责任感和使命感仿佛也融进了心里!”北塘红军小学的一位学生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品味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张云栽实验小学的师生还参与“我们的节日·清明——小手捏青团 清明探春趣”主题活动。宣教老师通过清明科普小课堂,用趣味故事和互动问答的形式,向孩子们普及了清明节踏青、插柳、祭祖、放纸鸢等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清明不仅是追思故人,更是感恩自然、珍爱生命的节日。”老师的话引发了孩子们的深思。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手作青团”体验——揉面团、包馅料、塑造型,将艾草的清香与豆沙的甜糯揉进一颗颗青团中。“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做青团,我要带回家给爷爷奶奶尝尝!”一位学生兴奋地说道。小小的青团不仅传递着传统手艺的温度,更承载着对亲人的思念与对文化的认同。
大埔县博物馆以清明节为纽带,将红色记忆化作少年心中的火种,让传统文化成为滋养成长的春雨。当孩子们将亲手制作的青团捧在手心,当他们在展厅里轻声诵读革命誓言,我们看见:历史从未远去,文化正在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