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由广州市越秀区广府庙会组委会主办,广州市越秀区文化馆承办的广府庙会(“广东省特色文化品牌”)开幕展演暨民俗文化活动在广州市忠佑广场盛大开幕。广东省老区苏区大埔县省级非遗项目——龙舞(花环龙)参加了展演活动。
活动现场人潮如织、热闹非凡,伴着客家大锣鼓激昂的鼓声响起,由梅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大埔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大埔县文联、大埔县文化馆、茶阳镇人民政府共同组织的茶阳镇花环龙队节目《祥龙献瑞》亮相现场。
此次参加展演的男子舞龙队和女子舞龙队分别高举一青一红两条花环龙,身姿矫健、潇洒自如,时而上演“盘龙”,龙头高昂、龙身盘绕,宛如高傲的巨兽,时而“双龙抢珠”,腾跃飞舞、气势如虹,再来一出“神龙摆尾”,势不可挡。表演精彩变幻,令观众目不暇接,现场掌声经久不息。
据了解,“花环龙”在大埔县有200多年历史。它源于大埔北部地区的民间传统龙舞“软腰龙”,是村民春祭时,用来祈求风调雨顺的舞龙活动。早在清朝康熙年间,茶阳镇村民为求上天赐福、祈求平安,村民用竹、纸编扎成龙状,开展舞龙活动,此后的每年春祭和正月十三宗祠祭祖上灯时,村民们都要举行舞龙活动,年复一年,代代相传。
大埔县高度重视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建立了花环龙培训基地,舞龙队伍不断壮大,舞龙活动遍及茶阳镇的每个村落,外出参加展演获得多项荣誉,曾获得全国舞龙展演暨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表演奖评奖活动“银奖”、首届广东社区文化节‘岭南风情’全省农民文艺大汇演“金奖”、广东省龙舞网上大汇演——“龙舞盛世”金龙奖等等,大埔县茶阳镇成功申报“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花环龙之乡”。2008年,龙舞(花环龙)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次“花环龙”走出梅州,走入湾区是大埔县开展“文艺融湾”助力梅州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的生动实践。下来,大埔县将继续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主动打好“融湾牌”,让非遗文化成为“文艺融湾”最具魅力的“窗口”,为建设苏区融湾先行区塑形铸魂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