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潮安区赤凤镇四望坪村,属大革命、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地方组织及其领导的革命武装队伍多次在此设立的重要红色革命根据地。如今的四望坪村,正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坚持以党建示范为引领,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创建优势,做好“红”“绿”两篇文章,打造红色“网红村”,推动四望坪村大踏步迈向乡村振兴。
四望坪村
青山叠嶂,云雾缭绕,四望坪是赤凤镇最偏远的一个山村,位于潮安、丰顺、饶平交界的地方,在凤凰山的西麓,到韩江通道的一个节点。1927年4月,由于受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摧残,潮安革命重心由平原向北部山区转移。中共潮安县组织派员到登荣区,也就是现在的归湖、文祠、赤凤一带开展革命活动。四望坪地理位置独特,这里的反动势力相对薄弱,山势适合进攻跟退守,适合开展游击战争,因此,成为党组织建立的革命根据地中心。
三洲寮的登荣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1928年,中共潮安县委决定成立登荣区委,区委机关就设于四望坪三洲寮自然村。此后,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从这里向周边乡村深入发展。同年初,潮安工会副会长谢汉一从登荣区的三洲寮村来到尖山脚,发动农民组织农会。此后,受到四望坪等村革命活动的影响,周边的望京坪、蝙蝠岩等村的农民群众先后参加了革命斗争。
1929年年底,中共东江特委农运部长卢笃茂率队进入归仁区,横渡韩江到登荣区开展工作。在四望坪、田螺湖等山村发动农民组织赤卫队进行斗争。1930年7月,登荣区革命委员会和赤卫队在四望坪根竹湖成立。赤卫队成立后到三洲寮山腰上训练,操练场在三洲寮山腰上,周围山高林密,进退自如。当时,在此操练的官兵最多时达200人。四望坪村内也建立了多个哨点和联络点,红军与赤卫队往来频繁。期间在丰顺、潮安峙溪等地多次袭击土豪劣绅,缴获物资一批。村民李木昌,从小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很早就加入中共,带领进步人士在四望坪、田螺湖一带开展土地革命斗争活动,并参与登荣区的红色政权建设。李木昌牺牲时年仅27岁,他的英勇事迹,更加激发四望坪村民投身到革命洪流中。
解放战争时期,四望坪村又成为凤凰山革命根据地的重心。1947年潮饶丰边区的共产党领导人余锡渠、陈维扬、李世海等同志在此领导游击活动。1948年3月,为了更好有效地粉碎国民党军事的“围剿”,潮澄饶丰山地工作委员会领导人民武装在三洲寮进行整编。明确了建立地区主力和开辟游击新区的斗争任务,对开创新局面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当时只有300多人的四望坪村,先后有200人参加赤卫队、游击队和民兵队,无论是捐款捐物、传递情报,还是接送伤病员,做部队的向导,村民们都表现出色。在长达20多年的革命斗争中,始终保持对党的忠诚,没有发生一起泄密事件,他们为党的事业出生入死,为凤凰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为潮安革命斗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和不可磨灭的贡献。
红色热土上,留下革命先烈浴血奋战,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近年来,四望坪村活化红色资源,挖掘红色故事,绿色发展理念,紧扣红色引领、把红色资源与旅游开发、茶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这片红色热土,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打造教育基地,传承红色基因。昔日的遗址“变身”为红色文化教育宣传中心,以“飘扬的旗帜”为主要元素,在清澈的天空下显得格外明亮,苏维埃政府旧址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四望坪村于1994年被广东省民政厅评划为红色革命根据地。
活化红色资源,发展绿色产业。在四望坪村的村道上,宽敞整洁的村道,错落有致的房屋,清澈见底的溪流,别有一番意境。民居墙体上的革命漫画、村内有各种革命标语和革命宣传栏、苏维埃政府旧址,一道道红色风景在眼前呈现,一个个红色故事在口中讲述,使宁静的村庄散发出朝气和活力。
开办茶叶生产培训班
四望坪村平均海拔约700米,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盛产闻名的单丛茶、橄榄、生姜、南姜、蜜蜂等。去年村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努力发展特色产业,通过成立茶叶生产合作社,开办茶叶生产培训班,提升茶叶品位,提高村民的收入。
林茂茶青翠,叶繁果香浓。碧水苍山秀,乡村振兴逢。新楼換草屋,旧颜己无踪。现在的四望坪,每逢节假日、周末,都有市民游客到该村瞻仰革命遗址,体验别有一番风味的生态景观。四望坪村以此为契机,以党建示范为引领,注重传承红色基因,突出“党味”+“红味”,把传统农业种植和观光休闲旅游融合起来,丰富旅游项目,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增加游客体验感、参与感,让游客想过来、留下来,走出一条“红色”+“绿色”的特色振兴之路。其村容村貌产生了蝶变,一幅现代化新农村的图景正在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