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至25日,纪念红军长征过境广东90周年暨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历史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原中央苏区县南雄市举行。研讨会由中共韶关市委、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中共南雄市委、中共韶关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承办。韶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少荣,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易立,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原会长、陈毅元帅之子陈昊苏,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七研究部二级巡视员、研究员李树泉先后致辞。韶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邹振宇主持开幕式。韶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江帆参加研讨会。
据了解,研讨会以红军长征过境广东和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历史研究为主题,重点围绕红军长征过境广东90周年暨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进行专题研讨。共收到参会论文近200篇,经过评选最终入选论文63篇,收获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极大深化了对红军长征过境广东、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历史的研究。会上,来自全国党史、党校、高校、社科、文博系统等领导嘉宾、专家学者,深情回顾了红军长征过境广东、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等源流和价值。大家共聚一堂,分享研究成果、深化交流探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陈少荣表示,韶关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有红色革命遗址1200多处,有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中共广东省委(粤北省委)旧址、犁市当铺、南粤雄关与古道——陈毅隐蔽处、南下解放大军与北江第二支队会师旧址等革命历史文化资源,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邓小平、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留下了光辉足迹。接下来,韶关将加强红色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利用,积极传播红色文化,讲好韶关红色故事,打造全国一流的红色研学高地、红色文化传播高地、红色旅游首选地。同时,从革命先辈中汲取智慧和力量,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举全市之力大抓产业发展、大抓招商引资、大抓项目建设、大抓民生福祉,努力建设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新韶关,用韶关改革发展的新业绩,告慰先烈、无愧时代。
易立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征和长征精神的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深刻总结好红军长征过境广东经验启示和精神价值。要进一步深化红军长征过境广东和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历史研究,着力打造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的广东红色文化高地。要进一步推动广东长征文化资源实现转化利用,为服务老区苏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李树泉认为,研讨会的举办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鲜明的时代价值。他指出,要学习党的历史,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推动全党全社会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来自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北京、广东、福建、江西、山东、广西等省(市、区)党史部门,国防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高校及其他社科专家学者,以及南雄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冰,市领导温春花、陈志光,共7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