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大埔县百侯镇大力开展“百位乡贤兴百侯”“百位乡贤带千家”等活动,发挥乡贤资源的积极作用,以乡情乡愁为纽带,通过“乡贤+产业”“乡贤+公益”“乡贤+治理”等多种方式,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助推镇村“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
“乡贤+产业”,文旅融合发展促增收
百侯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召开“乡贤座谈会”,开展上门走访,推介家乡项目,宣传创业政策,取得良好成效。近年来,该镇乡贤积极响应“乡贤回归”号召,通过返乡创业或牵线搭桥,吸引不少有实力的企业落户。
如“百侯山庄”助力百侯古镇文旅融合发展取得新突破;集休闲观光、农业科技科普馆、亲子采摘等体验项目于一体的“华农互联”成为百侯“农旅”新亮点;百侯镇中小学生研学实践营地开辟了“文旅+研学”新赛道;盘活1500平方米的闲置房屋、土地,投资打造的品质民宿“翰林别院”成为百侯新名片。
百侯镇在不断丰富“农旅”和“研学”融合发展的基础上,还与客归来酒店达成协议,通过盘活耀凤中学闲置校舍扩大民宿规模,打造特色民宿群,带动百侯旅游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不仅为村集体带来稳定的经济收入,还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乡贤+公益”,塑造文明乡风新风尚
近年来,以萧曾祥、杨洪流、杨骏虎等为代表的百侯乡贤大力支持了“鸳鸯祠”“素谦公祠”“九苞公祠”等宗族祠堂修缮,先后捐资共600多万元用于修建兰陵广场、自来水工程、新街堤路结合工程、村内道路维修、亮化美化工程等;2023年适逢百侯中学百年校庆,乡贤们慷慨解囊捐资300多万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地方企业、杰出乡贤等捐资30万元支持“绿美百侯”行动,种植“政协委员林”“乡贤林”“企业林”“巾帼林”等多处主题林,百侯镇村干部群众参与植树造林5000余株。
值得一提的是,乡贤萧曾祥不仅支持创建了大埔县第一个村级志愿者队伍,成立大埔县侯宝斋志愿者协会,连续5年共筹集40多万元开展“暖冬行动·与爱同行”活动;他还牵头成立了梅州市第一个公益童声合唱团,2019年以来开展了足球、篮球、非遗文化、家风家训、古筝、书法等培训班530多场,极大地丰富了乡村儿童的课余生活,被团中央评为“童心港湾”基地。
“乡贤+治理”,乡村自治水平大提升
百侯镇充分发挥乡贤优势,依托村民理事会、宗亲会等民间组织,推选出威望高、明乡情、懂法律、善调解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支书、老教师、老专家“五老”乡贤138人,形成乡贤调解专家库,积极参与家乡社会治理。同时,创新“联合助调、邀约助调、走访助调”的乡贤“订单式”“联动式”助调模式,鼓励乡贤结合个人专长化解纠纷,不断细化、扩展委派调解的案件类型,选择信服的乡贤进行调解,把问题解决在宗族,把矛盾化解在祠堂,形成矛盾纠纷“能进祠堂不上公堂”的良好风气。
大埔县百侯镇在提升乡村自治水平上创新了不少好经验好做法,得到了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2023年分别入选第三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和广东省信访工作示范镇;百侯派出所获评广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百侯镇综治中心获评2023年度省“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建设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