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韶关市曲江区樟市镇老区芦溪瑶族村委4个村民小组的村内道路两旁50盏太阳能路灯照亮了村民夜晚回归路,盏盏路灯暖人心。瑶民高兴地说:“感谢省,区老促会,村党支部又为瑶民办了一件实事好事!”
瑶族过新年 别样的年味
儿时的记忆,美好的回忆,快乐的时光!经过长期的演化,春节成为瑶民一年中重要的节日之一,被瑶民视作一年劳作的收成之日,也是瑶民们还愿感恩节。为庆祝春节,年二十九,家家户户舂糍粑,磨豆腐,酿山泉米酒,杀鸡杀鸭,有的还杀猪,用于祭祖以及家族人一起聚会,以示感党恩,不忘祖。年三十,整个芦溪瑶族村“沸腾”起来了,瑶民穿着节日盛装,张灯结彩,把“福”字及“兔年如意福星照,富贵吉祥好运来”,“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等春联张贴在大门口,晚上瑶民还唱起山歌跳起广场舞,增添了吉祥,欢乐,幸福的气氛。表达了他们对党和政府的热爱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韶关市曲江区樟市镇老区芦溪瑶族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抓好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教育,用心用情用力为民办实事好事,有力推动了人才振兴,产业振兴和乡村振兴。
重视发展党员、培养后备力量。
该村党支部为了适应基层党支部发展需求,严格落实发展党员政治审查制度,把政治素质高,年轻,有文化,工作能力强,且群众认可的村青年吸收到党组织来,今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名,按期转正2名。该村通过挖掘积极参与村委组织、群众基础好,工作能力强的村民,作为培养村委后备干部。现储备有后备干部5名,其中支部书记后备干部2名,村两委干部后备干部3名。
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和党风廉政教育
该村党支部始终坚持把党的政治理论学习和党风廉政教育,贯穿于村中的各项工作之中,做到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党章和党内法规等政治理论学习,支部书记赵雄文亲自为党员干部上党课,请法律界人士上《民法典》等,还组织党员干部到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研讨,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党风、党纪的意识,确保党员干部感党恩,永远跟党走。
严明纪律,规范党内生活。
该村党支部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谈心谈话等党内规定,村中重大事项均按照规定,召开会议集中研究决定,并坚决执行和落实集中决定。认真组织召开组织党员干部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清晰党员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的灰尘,解决了党内矛盾和问题,加强党的团结统一,促进党的健康成长。
积极创新,探索开展团建工作
该村始终坚持“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思路。把党的要求贯彻到团建工作中,把团建工作纳入基层党建规划中、做好团员入党推优工作。引导和督促团员在工作和学习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提升青年团员素质和服务水平,把广大青年团结在党支部周围。返乡青年赵伟春在党支部的培养支持下,办起了茶厂,酒厂,还帮扶村困难群众种茶,卖茶,特别是在抗洪救灾,抗疫中他处处带头,冲锋在前,他不仅入了党,还成为曲江区返乡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
党建引领,助推乡村振兴
首先是抓产业发展。在镇和乡村振兴工作的关心和指导下,该村积极力助茶农发展茶叶产业生产,今年茶农的茶叶产业得到了巩固和持续发展;并培育了3亩杏仁香茶苗。其次是争取项目,提升基础设施。该村去年铺设了村内道路及巷道1公里;修复水毁公路4处;修缮水毁水渠2条;新建农田机耕路300多米长;护公路路肩1.6公里;移动通信信号基站升级4G基站3个。第三是统筹资金,提升村容村貌。该村整治村容村貌1公里;村内道路安装太阳能灯50盏;清理陈旧垃圾40吨,使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善。同时该村注重宣传讲好老区故事,力助乡村振兴。去年,区老促会新闻报道组记者及通讯员先后在《中国老区网》、《广东老区网》、《曲江发布》、《风度曲江》和电视台,电台等新闻媒体对该村茶叶生产,先进党员,青年以及民生工程进行了多篇报道,大大调动了党员干部的积极性。这不仅是对该村党建工作的肯定,而且还有力地推动了特色产业,民生工程的进展,在社会,干群中反响强烈。
目前,该村在一心为民的赵雄文支书的带领下,全村面貌焕然一新,瑶民生活越过越好,户平年收入达1.8万元以上,96%的瑶民走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