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先
李耀先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共产主义的忠诚战士。1928年夏,他在领导中共广州市党组织同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中,不幸被捕,壮烈牺牲。他短短的一生,留下了光彩熠熠的革命业绩。
参与青运 经受锻炼
李耀先烈士故乡一角(灰寨《李氏族谱》)
李耀先,又名文肱,广东省揭西县灰寨镇新图村人,1904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勤劳俭朴,性格刚直,母亲性情仁慈,但不幸很早就去世。这样的家庭环境,培养了他从小就热爱劳动的习惯。
儿童时期,他常到山坡、田野放牛。八岁那年,他入学读书,学习非常勤奋。每天下午放学后,他就钻入村边树林里,埋头于书本。小学毕业时,他写了一篇好文章,文笔流畅,结构紧奏,受到老师的称赞。此后,他到揭阳县棉湖镇读书,勤学愈胜从前,每试名列前茅。
1919年,在亲朋帮助下,他远离家乡,长途跋涉到广州,以优异成绩考进当时全省著名的省立第一中学(现广雅中学)。五四运动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李耀先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爱国青年。在学校里,他认真学习好各科功课,他还在课余与志同道合的同学,阅读陈独秀、李大钊等主编的《新青年》、《每周评论》及《新潮》等进步书刊,一起研究时局,探讨救国救民的真理。1923年6月,他参加了青年团广东区委书记阮啸山等组织的新学生社,成为新学生社骨干。
那时,新学生社出版《新学生》杂志。他是该刊的热心读者。他深深感到:在大革命年代里,一个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青年,绝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应该团结同学们投入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当时,直系军阀曹锟以金钱收买议员,窃据北洋军阀政府总统。丑闻暴露后,他和同学们在壁报上,在小型会议上,严词痛斥曹锟以行贿爬上总统宝座的卑劣行径。同年秋,他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入团后,他坚决执行团组织的指示,根据团委的部署,着重在青年学生中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政策,积极参加反帝反军阀的斗争。
团组织和新学生社成立“课余剧社”。李耀先积极参加剧社的活动。他曾随剧社先后到教育路的省教育会、文明路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南武中学礼堂和西瓜园广场等地,演出宣传反封建的话剧,给观众以深刻的教育。
帝国主义在上海制造“五卅惨案”后,李耀先义愤填膺,在省一中部分学生集会上,严词痛斥帝国主义在黄浦江畔残杀我国同胞10多人的滔天罪行。
为了反抗帝国主义,震动中外的省港大罢工爆发了,参加罢工的工人达25万人。香港10万罢工工人纷纷回到广州。6月23日,广州各界群众10万人在东较场举行反帝大会,李耀先发动省一中等校青年学生踊跃参加这次大会。
6月23日一早,李耀先率先来到省一中大操场。不一会儿,手拿标旗、红布横联的男女学生密密麻麻地站满了大操场。经过广东新学生社主要领导简短的动员后,学生队伍开赴东较场参加反帝大会,会后举行游行示威。
这次反帝大示威,帝国主义制造了令人愤慨的“沙基惨案”!
当游行队伍浩浩荡荡地经沙面租界对岸的沙基时,游行群众高呼“打倒帝国主义列强!”“还我河山!”等口号,英、法等帝国主义军队惊慌失措,竞丧心病狂地向游行群众开枪射击,停泊在白鹅潭的帝国主义军舰也开炮轰击,当场打死50多人、重伤170多人,轻伤无数。
在枪林弹雨中,李耀先无所畏惧,沉着地指挥和掩护学生们撤退,虽有部分学生伤亡,但避免了较大的损失。
“沙基惨案”发生后,李耀先强压胸中对帝国主义的怒火,参加调查游行群众的死伤情况,并参与编写《新学生社参加反帝运动宣传大纲》,在青年学生中揭发帝国主义的新罪行,唤起同胞的觉醒。中华全国总工会为加强罢工运动的领导,在广州建立了“省港罢工委员会",组织2000多人的工人武装纠察队,严密封锁香港,断绝交通,使香港成为”死港“。罢工一直坚持了16个月,在这段时间,李耀先组织男女学生为罢工工人做了大量的后勤供应工作。随后,他被省港罢工委员会派驻深圳办事处,协助大批香港罢工工人返回广州、东莞、宝安和惠州等地。
投身革命 忘我工作
经过“沙基惨案”血与火的考验,李耀先的爱国主义思想得到了升华,斗争经验也日益丰富起来。
1925年7月,李耀先在省立第一中学毕业了,同年,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从一个热血青年成长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里的一员,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党组织调李耀先担任中共广东区委职工运动委员会干事,兼任中共中央委员、省港大罢工党团书记邓中夏的秘书。
广东革命政府举行第二次东征,他协助邓中夏发动省港大罢工工人、广州工人3000多人支前,组成宣传队、救护队、运输队随军出发,使革命军取得东征的决定性胜利。11月,他被任命为青年团香港特委书记,到香港开展青年工作。
1926年3月7日,李耀先担任中共青年团广东区委经济斗争委员会书记。他经常与共青团广东区委书记杨善集、组织部长黄居仁、宣传部长刘一声、莫伧白以及团广州地委经济斗争委员会委员陈卓南、李沛群等研究发动青年学生与工人一起开展经济斗争,改善生活待遇等问题。经商议后,支持铁路路面工人、青年工人要求发雨衣、发制服的斗争。
李耀先工作态度严谨,对人和霭谦虚,经常关心工人、青年的思想进步和生活状况,嘘寒问暖。他生活艰苦朴素,不喝酒,不抽烟,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他经常深入到基层中去,解决具体问题。
这一年春,他和叶文龙曾到大涌口渭文机器厂参加党支部会议。那时,正是该厂工人、青年学徒同老板、工头谈判进行经济斗争,要求提高工资的关键时刻,他详细了解工人、学徒、青工受压迫受剥削的情况,然后提出如何进行合理合法斗争的具体方案,给青年工人指明了斗争方向,使全厂工人和学徒都受到鼓舞。
结果,这次谈判斗争取得胜利,工人的生活待遇有了提高。5月23日,他当选为共青团广东区委委员兼童委书记,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和建立劳动童子团。
1926年10月,李耀先调任粤港澳劳动同德总工会任秘书长兼党团书记,该会辖下的有广东、香港、澳门的码头工人数万人。李耀先经常深入到工人中去,消除分歧,增强工会战斗力。
他曾一度到汕头市工会指导工作。每到一地,他深入车间工场,与工人们促膝谈心,解决具体问题,给工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平民教育 倾注心血
在李耀先短暂的一生中,却在平民教育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说:“要使工人阶级成为革命勇将,必须提高工人的文化水平,没有文化,什么事都不能办成。”
这些在上世纪20年代讲的话,在今天看来,仍有积极的意义。
1925年7月,李耀先在省立第一中学毕业时,因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他放弃了赴天津报考大学的机会,由党团组织介绍到广东省平民教育委员会工作。李耀先到该会后,积极协助该会主任许崇清(兼广东省教育厅厅长)开展工作,并主动请缨到广州平民学校任教师,热心地对贫苦市民宣讲革命道理、传播文化知识。
省港大罢工爆发后,党为了加强对工会干部和罢工工人的政治思想和文化教育,于1926年6月初建立“中华全国总工会教宣会”,张瑞成任教宣会主任,李耀先等3人任委员。
李耀先有从事平民教育的经验,建议并协助张瑞成组织教材编委会,编写适合工人兄弟学习的课本。不久,广州市工人宣传学校、工人夜校和工人子弟学校一间又一间地办起来了,共有116间之多。
李耀先的平民教育思想非常成熟,还重视对女工和少年儿童的教育。分别开办了广州市劳动妇女学校、广州工人子弟学校等。劳动妇女学校由中共两广区妇委和广东妇女解放协会主办,办得很有特色。工人子弟学校共有9间,学生800多人,既使他们学习了文化知识,又使他们提高了思想觉悟,大多数学生参加了青年团直接领导的劳动童子团,成为一支革命的新生力量。
1926年6月,党决定调李耀先参与筹办一所培训工人运动干部的学校。
李耀先根据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向全总委员长苏兆征和刘少奇、邓中夏等工会领袖提出了创办“劳动学院"的建议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党组织决定邓中夏为院长、李耀先为教务主任。6月28日,学院举行隆重的开学典礼。
劳动学院每期学习时间3个月,每天晚上学习2小时,学员200多人。
作为教务长的李耀先,为劳动学院的成功创办倾注了无数的心血。他认真挑选教员,经常聘请党内外有名望的同志给学员们讲课,如瞿秋白、刘少奇、冯菊坡、肖楚女、熊锐、谭植棠和黄平等,他们把工人运动的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很受学员们的欢迎,还扩招旁听生l 8 O多人。劳动学院为中国共产党和全国总工会培训了大批的优秀干部。
地下斗争 英勇捐躯
在革命斗争最艰苦的时期,是李耀先工作最出色的时期。1927年,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李耀先转到中共广州市委机关从事地下工作。他协助周文雍等发动海员、搬运和油业等行业工人组成“义勇团”“工人自救队”和 “省港罢工工人利益维持队”,秘密处决罪恶累累的特务、侦探和工贼等。
广州起义前夕,李耀先协助周文雍把地下工人武装整编为“广州工人赤卫队”。
1927年12月11日,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爆发了!李耀先率领工人武装在西区荔湾一带作战,消灭了区署残余敌人,12日晚,敌人包围进攻广州,他又率领工人赤卫队在西区进行阻击。广州起义因敌我双方军事力量的悬殊而失败了。
起义军与反动军队交火的枪声虽然暂时停息下来,但革命形势变得更加严竣。全市牺牲了600名共产党员,死难的工农群众达5700多人,整个广州笼罩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之中。
李耀先留在市区坚持地下斗争,先后担任中共广州河南区、芳(村)花(地)区区委书记。冒着被国民党反动派抓捕的危险,继续秘密开展党的工作。
1928年春节前,中共广州市委机关遭受到一次严重的破坏,市委书记麦裕成等遭到杀害。当年1月25日,又重新组织市委,以季步高为书记,周文雍等委员。2月6日,周文雍、陈铁军又壮烈牺牲了。李耀先为失去亲密战友而感到无比悲痛。
但是,他是一个坚强的革命者,抹去泪水,又持续战斗!
那时,省委经费十分困难,给广州市委的钱很少。李耀先他们每人每天只有几个铜板的生活费。他每天到街边最便宜的饭摊吃饭,买一个铜板咸菜或黄豆,买一二个铜板的白饭或潮州粥,聊以充饥。这样的艰苦生活,足足捱了一个多月。
2月10日,广州市委又再度被破坏,牺牲了几十名同志。1928年3月,省委派吴毅到广州负责广州市委的工作。不久,李耀先担任了市委委员。他继续在河南、芳村等地区发展党组织和油业工会会员,以壮大革命力量。
1928年夏,吴毅、季步高等相继被捕后牺牲,由李耀先代理中共广州市委书记。
他领导新的市委,在市内和郊区先后又建立起8个区委,壮大和健全了党组织。市委曾发动苦力工人200多人反对业主克扣工钱的斗争,此后又组织了辗谷工人和郊区农民的一系列斗争,维护了工农劳动群众的正当利益。市委还在河南、东关等地通过油业、糖面业、铁路和煤炭等工会,发展工会会员,进一步壮大了革命力量。当时,帝国主义和统治广东的桂系军阀互相勾结、狼狈为奸,残酷地镇压革命者。广州党组织曾以“雪耻会”的名义,印刷了大批反帝反军阀的传单,秘密散发,号召广大人民群众勇敢地起来同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作斗争。市委还秘密出版了《工农兵》《工人之路》等刊物,报导工会的革命活动情况,号召工人投入反对特务、工头的斗争。
夏秋间,市委机关又一次遭受破坏,李耀先不幸被捕了。
敌公安局特别侦缉袁容原是封建把头和工贼,他到审判厅上指证李耀先的身份。
李耀先怒斥这个工贼背叛工人阶级利益的卑鄙行径。敌人恼羞成怒,而对他施加酷刑,把他打得遍体鳞伤,鲜血直流,威迫他说出市委的情况。李耀先立场坚定,坚贞不屈,忍受剧痛,自始至终没有泄露党、团和工会组织的机密。后来,他叫审问的人拿纸来,敌人欣喜若狂,以为他是要“反省自新”。
谁知他奋笔疾书《斥敌书》,历数了国民党反动派勾结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一笔笔血腥罪行,一共写了1 9张纸,洋洋万言。
《斥敌书》像一把利剑,刺痛了反动当局,反动派狼狈为奸,气急败坏,最后把他判处死刑。
就义前,李耀先连声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悲壮的口号声,震天动地。李耀先为共产主义事业而英勇献身时,年仅2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