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12月11日,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这次起义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就是当时担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的张太雷。
张太雷,江苏武进县人,1898年6月17日生于常州市。 "五四"运动中,他积极置身民主的洪流,与周恩来等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20年,他加入了李大钊在北京成立的共产主义小组。尔后,他在天津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不久,把它扩大改为天津社会主义青年团小组,亲任书记。1921年春,他被派往苏联,在共产国际东方局任中国科的书记。6月,陪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来中国,到北京、上海等地会晤了李大钊、李达、李汉俊等人,商讨筹建中国共产党。不久,他又被派往苏联,以中国共产党代表身份,参加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
1922年春,张太雷受中央局委托,负责筹备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5月,他在广州主持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团的中央委员。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三大"在广州举行,太雷参加了大会的筹备工作,并出席了大会。随后,作为孙逸仙(中山)博士代表团成员到苏联考察,并担任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驻青年共产国际代表。
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四大"以及青年团"三大"相继在上海举行,太雷参加了这两个大会,分别当选为中共候补中央委员以及青年团中央书记。中共"四大"后,张太雷被派到广州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工作,并任广东革命政府顾问鲍罗廷的助手和翻译。同年秋,还兼任中共广东区委常委和宣传部长。
1927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昌召开。张太雷是大会主席团成员,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会后,调任中共湖北区委书记。7月,中共中央进行改组,他是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5名常委之一,积极参与策划发动南昌起义、湘赣边区起义和筹备召开中共中央紧急会议等。在中共中央"八七"紧急会议上,他当选为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南方局成立后,他是南方局委员,并调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
9月下旬,为策应南昌起义军入粤,太雷赶赴潮汕.发动铁路工人并组织当地农民自卫军配合南昌起义军,打垮铁路沿线的反动武装,使起义军顺利地攻占汕头。在汕头,太雷向周恩来、李立三、彭湃等传达了"八七"紧急会议精神;召开了南方局第一次会议,改选了南方局,由太雷任书记。会上,太雷传达中央临时政治局决定:将南昌起义后建立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改为苏维埃,唾弃国民党的旗帜,改竖斧头镰刀红旗,由中国共产党单独领导革命;放弃潮汕,部队转移到海陆丰与当地农民武装结合,建立革命根据地。
10月15日,他召开了南方局及广东省委联席会议,总结了南昌起义军在广东的失败教训以及今后斗争策略。会后,太雷离开香港前往上海向中央请示汇报。在上海期间.参加了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并和周恩来、苏兆征等研究制订了广州起义计划。
为了发动和组织广州起义,11月26日太雷来到了广州,召开了省委常委会议,成立了领导起义的总指挥部——革命军事委员会,由他担任总指挥。当时,白色恐怖正笼罩整个广州城,太雷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经常深入基层,发动群众,组织武装力量。为研究起义的军事部署、起义政纲以及起义后成立苏维埃等问题,又反复召开了省委常委、革命军事委员会以及工农兵代表一系列会议,并通过了12月12日举行起义。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秘密掩藏武器的小北大安米店被敌人破坏了;教导团内部的反动分子也向敌人告了密。在这紧急时刻,张太雷立即召开了省委常委和革命军事委员会紧急会议,决定把起义日期提前在12月11日举行。为保证起义顺利进行,太雷立即召开了教导团、警卫团的骨干会议,任命了起义军各级指挥人员,确定了起义队伍标志、战斗口令、各连队进攻目标和对团内反动分子的措施等。会后,他和工农红军总司令叶挺、秘书长恽代英以及工人赤卫队代表来到北郊四标营,主持教导团誓师起义。
11日凌晨,广州起义枪声打响了。起义部队攻占了珠江北岸大部分市区,凌晨6时许,广州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张太雷当选为苏维埃政府人民海陆军委员,并代理广州苏维埃政府主席(苏维埃政府主席苏兆征未到职)。他忙于召开第一次苏维埃政府会议,布置工作。由于部分敌据点尚未攻下.战斗非常激烈,晚上,他又接连召开会议,讨论局势。
12日中午,广东工农兵拥护苏维埃政府大会召开,太雷到会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会后,他返回起义指挥部,至大北直街(现解放北路)附近,遭敌人伏击,身受重伤,壮烈牺牲,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年2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