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牵无限凤凰峰,怒放山花亮彩虹。
勇敢机智护战友,坚贞不屈为国捐。
凤凰山屹立在韩江之滨,俯视着富饶的粤东大地,在巍巍凤凰山脚下,有丰顺县白茫輋村(今官溪村),这山里有一座两层八角飞檐的英烈亭,亭内筑有烈士纪念塔,它是纪念一位为了革命而牺牲的伟大女战士——洪茵。每当金秋之际,漫山遍野怒放的山花,就像洪茵战士用宝贵的生命捍卫革命而洒下的热血。
洪茵
今年八月是潮汕英烈洪茵牺牲77周年,翻阅厚重粤东红色史料,重温光辉岁月,拾起为建立新中国这场伟大革命中的“粤东记忆”……
洪茵(1924-1949),广东省委原书记林若妻子,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第四支队战士,出生于潮安浮洋洪巷村,自幼性格内向,很懂礼貌。“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其父洪泽松遂携家眷到梅州逃难。在梅州,洪茵结识了就读于梅县东山中学的同乡同学林若,共同的人生追求和革命理想,促使他们走到一起,于1942年结为伉俪。
在林若的鼓励、支持下,洪茵从梅县广益中学跳级到东山中学读高中。经林若介绍,洪茵和弟弟洪祥逢、洪祥明、洪祥泰都参加了梅州学生联合会。在此期间,洪茵通过阅读进步书刊,更坚定了对革命的信仰和追求。她积极参加学联的活动,散发革命传单,张贴革命标语,旗帜鲜明地同反动势力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1947年春,林若奔赴东江山区参加武装斗争,他鼓励洪茵留下来,照顾父母和培养、引导年纪尚小的弟妹走上革命道路。洪茵深情地送别丈夫林若和弟弟洪祥逢、洪祥泰踏上新的革命征途。随后,经庄明瑞介绍,到澄海南溪赵小学任教,以教师为掩护,从事党的宣传工作,时达一年之久。
在洪茵的影响下,弟弟洪祥明、妹妹洪瑜都参加了革命。1949年2月,洪茵带了17岁的妹妹洪瑜,离开了双亲,告别了城市,投笔从戎,上凤凰山入伍,被编入闽粤赣边纵队第四支队。不久,洪茵被送进潮汕干校学习,期满结束后,她被派往白茫輋村的交通站工作,与其他12名战士驻扎在山村里一幢称为“苏屋”的小院落。
白茫輋村
国共内战初期,她毅然离开了原先的居住地,只身加入粤闽赣边纵,成为第四支队的战士。她是潮汕人,又长期居住在梅州,精通潮州话和客家话,更加容易隐匿身份。于是她被组织安排到潮汕人和客家人混居的凤凰山区,主持地下交通站。
白茫輋村隶属丰顺县,这是一个拥有1000多人的大山村。山里地势险要,背面的凤凰山绵延起伏,交通很不方便,它毗邻丰顺、大埔、潮安、饶平,也离四县的县城都很远。白茫輋村还处在凤凰墟和潭江墟中间,各距20公里。前者是我潮汕地委分委驻地,后者仍为国民党军队所盘踞。因此,村里所处的地带,情况也相当复杂。洪茵来到白茫輋村后,带领战友深入开展群众工作,以迎接这一带的全面解放。她善于做群众工作,深入浅出地宣传党的政策,同群众打成一片。她为人亲切和蔼,待人热情,特别受当地群众的欢迎。洪茵和战友还帮助村民搞好春耕生产,开展减租减息、退租退押的斗争,组织民兵训练,激发了山区农民的革命热情和生产积极性。这一年,白茫輋早造获得大丰收,洪茵又帮助群众搞好夏收夏种,组织征粮、藏粮,支援前线,很受当地村民的爱戴。
8月下旬,胡琏兵团残部两个团约2000人,进犯我凤凰山根据地。为了使征集来的300多担军粮不致落入敌手,8月30日,洪茵和战友一起,组织群众、民兵,把300多担军粮转移到坪坑山沟里掩藏起来。洪茵劳累了一天,体力消耗很大,又正患感冒,连晚饭都不想吃。
傍晚,300多名伪装我游击队员的胡琏匪兵,勾结保长,封住了路口,把白茫輋村包围起来,突袭政工队和交通站。
情况万分危急!洪茵临危不惧,果断指挥,让交通员亚寿、思亩和廖奕润到地委报急,其他同志从后左门撤退,由她挡住敌人。战友们不愿意离开,她又再次命令:“同志们赶快离开!别管我!向地委报急要紧!”说着她闪身冲到大门边,开枪射向敌人。顿时,枪声四起,“苏屋”被敌人团团围住了。在战火中,洪茵奋不顾身,掩护战友们撤走。女战士李钗也留下来,协助阻击敌人。由于寡不敌众,洪茵和李钗不幸落入敌手。
隔天凌晨1时许,报警的战士到达凤凰墟。上级接到情报后,立即布置兵力阻击敌人,安排地委机关、潮汕干校、四支队部以及后方医院的伤病员迅速转移。洪茵勇于奉献的精神和英勇机智的行为,为我军赢得时间,避免了损失,让进犯的胡匪扑了一场空,但洪茵等四位同志却落入敌人魔掌,他们被押回去后,遭到了敌人的严刑拷打。敌人想尽千方百计折磨洪茵和李钗等战士,用大号铁线穿过战士的手掌,吊在屋梁上,试图逼迫说出我军军队的消息和藏粮食的位置。洪茵选择了用自己生命换取游击队和军需处安全的牺牲精神,她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怒斥敌人奸淫掳掠、残害百姓的罪行。面对英勇无畏的钢铁战士,敌人束手无策,最后竟残忍地把洪茵、李钗等战士杀害了,伟大的洪茵女战士在花一样的年纪里牺牲,其生命定格在25岁。
怒放山花亮彩虹。洪茵和李钗等四位同志用鲜血和生命迎来凤凰山麓的黎明,他们的牺牲,让人心痛,但其革命精神和优秀品质,将永远激励我们坚定地追求革命事业,也更作为凤凰山里的彩虹永远活在人民心坎里。
丰碑长在,英魂永存。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丰顺县委拨出专款,白茫輋群众热情出工献料,在村中为洪茵等四位烈士建立纪念塔,在碑上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金字。塔顶嵌镶着一把红色的火炬,象征革命火炬世代相传,革命烈火燃烧不熄。
山河壮丽,英雄无声。1988年11月,丰顺县人民政府、潮州市人民政府又增拨款修葺纪念碑,使它更加雄伟壮观。2001年丰顺县关工委决定把纪念碑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广东省关工委、省老区建设促进会拨款32万元兴建官溪小学洪茵纪念图书馆,又拨款30万元兴建官下小学校舍。此时,让洪茵烈士含笑九泉,看到官溪村金浪灿灿丰登景,看到碧绿叠叠丰产象,看到村民正在乡村振兴和老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大道上阔步前进。
什么是岁月静好,只是有人负重前行,祖国的荣光,离不开当年为国奋斗捐躯的英烈先辈们,致敬先烈,砥砺前行!如今,无论是朝霞似锦的早晨,还是夕阳若画的傍晚,无论是烈日炎炎的酷夏,还是北风凛冽的寒冬,都看到人们爬山越岭来到官溪村纪念塔前,敬瞻碑文,缅怀英烈,此文谨以献给巾帼英烈洪茵以及默默奉献的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