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初,广东革命政府开始第一次东征,东征军迅速攻占东江地区。彭湃派何子宗前往惠东(当时属惠阳县,指惠阳县东部地区)高潭区发展党组织。同年5月7日,在高潭区水口乡谢氏宗祠里,高潭区农会骨干黄星南、杨国辉、张佐忠、马子荣、黄奋、黄子琦、钟金凤等7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立中共高潭特别支部,黄星南任支部书记,支部隶属于中共海丰县委领导。
中共高潭特别支部成立地遗址(谢氏宗祠)
高潭特支成立后,成为高潭农民运动的领导核心,领导农民开展减租减息斗争,并在斗争中不断扩大党组织。1927年11月初,中共东江特委,东江革委在中洞召开联席会议,就召开工农兵代表大会,建立苏维埃政权等进行部署。高潭特支书记黄星南等参加了会议。11月9日至10日,高潭区工农兵代表大会在高潭圩黄家祠举行,大会通过《没收分配土地》等五项决议及大会宣言,宣告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选举黄星南等12人为政府委员,黄星南任主席。11日,举行高潭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庆祝大会。苏维埃政府成立后,中共高潭特别支部升格为中共高潭区委。各乡的党小组扩大为党支部,并吸收了大批经过斗争考验的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随后,高潭区委带领各支部和全体党员,发动广大农民开展土地革命,分田分地,为保卫苏维埃政权,保卫海陆丰革命根据地浴血奋战。
黄星南
黄星南(1886-1942),高潭黄沙乡人。青年时在南洋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回家定居。1922年秋,在高潭区水口乡创建第一个农会,后任高潭区农会会长。建立农民自卫军,组织农民开展减租减息。192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中共高潭特别支部书记、高潭区委书记。1928年3月,国民党当局调集重兵围剿海陆丰革命根据地,黄星南领导赤卫队与红军并肩作战,抗击国民党军队的围攻。1929年2月转移到揭西、惠来一带隐蔽养病,并继续开展革命活动。1942年5月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