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3月,中共阳江县支部在阳江城文昌宫秘密建立,为推动阳江地区特别是农村党组织的建立树立了旗帜。
丹载乡是土地革命时期阳江地区(三区)一条大村。村中农民生活困苦,群众参加革命的思想基础好。全村十条大小村落中,有石巷,三舍,竹洛,下寨,大园,湴岭,大令等7条村是党组织早期开展革命活动的堡垒。
许基旭
1927年冬,中共阳江县委成立,许高倬任书记。1928年2月,冯宝铭经人引荐到丹山小学当教师,秘密从事革命工作,迅速发展了陈昆才、谭履谦、许名飞、许名骐、许基旭等一批先进青年为中共党员,并成立了中共丹载乡支部,许基旭为支部书记(任期1928.4-1929.2)。这是阳东地区首个农村党支部。
中共丹载乡支部成立旧址——丹山小学
1928年4月,中共阳江县委改组,改选冯宝铭、许基旭、敖华衮为县委常委,县委机关设在丹载许氏宗祠。1928年秋,阳江县委机关遭到搜查,县委领导被迫转移。1929年2月后,阳江党组织遭到破坏,7月被迫停止活动。直到1938年7月,中共阳江地方组织才重新组建。1939年,许式邦受党组织委派回乡开展革命活动,重建丹载村党支部,并任支部书记。1940年7月,中共阳江县委机关和县委书记张婧宇转移到丹载村果子园,以兴办合成殖牧公司为掩护建立农村革命活动基地,丹载村再次成为阳江党组织活动的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