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南夏村委会南夏村,地处太平镇西北边,距太平镇政府所在地5公里,解放前,有农户3O7户,人口1146人,现有826户,3865人,1957年被遂溪县人民政府批准为抗日时期革命村庄,是该镇最早的革命根据地。
1938年,南夏村进步青年学生洪荣,在广东省立第十中学(现岭南师院前身)读书时,参加抗日宣传活动,193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42年他同吴定瀛、黄其炜等人在太平圩开办"益文"书店,作为党的活动据点和交通联络站,1943年3月他参加组建雷州地区第一支抗日武装队伍——卜巢山中队,他经常回家乡南夏村宣传抗日,培养骨干,播下了革命的火种。1943年3月遂溪县党组织派共产党员周德安、陈开濂同志到南夏村开展革命活动,成立抗日救国"同心会",会员由初期的洪永权、洪国光、洪光辉等15人,很快发展到80多人,会长洪永权1944年4月成立农会(会员200多人,会长洪永权),成立妇女会(会员100多人,会长李白泉),主要是组织发动群众献钱献粮支援抗日,同时开展"减租减息"、"分耕废债"、"解放婢女"等工作,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和拥护。1944年6月发展党员4人,成立南夏村党支部,支部书记洪水权。1944年7月建立村游击小组30多人,后改为武装村队,配备有长枪4支、大刀、长矛等武器,负责站岗放哨,破坏敌人交通,掩护接送来往革命同志,传递情报,打击土豪恶霸,筹粮筹款。南夏村先后有洪荣等60多人参加革命斗争,为革命牺牲的烈士有5人(抗日战争时期有洪荣等2人;解放战争时期有洪国光、洪妃生,洪布3人),因为这样,国民党反动派对南夏村进行过三次"围剿"扫荡。第一次是1945年2月,我武装中队攻打日伪保安圩据点后,日伪军迅速对南夏村进行"围剿",打死群众2人,烧掉房屋40多间,抢劫财物一批:第二次是1946年农历七月初九日国民党反动派又派兵扫荡南夏村打死群众2人,烧掉房屋30多间,抢劫财物一批;第三次是1949年8月我游击队伏击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又到南夏村扫荡,烧掉房屋40多间,农会会员洪起丰活活被烧死,抢劫了一批财物。南夏村革命先驱为了广大人民群众作出了重大的牺牲。
虽然这批抗日英雄永远在革命烈士墓里安息了,但是南夏村的子孙后代们每年清明节来到位于南夏村的太平革命烈士林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弘扬名族精神"清明节宣传教育活动。当地的学校每年都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向英雄致敬相关活动。让学生们在年幼的时候就懂得烈士业绩照千秋,星星火炬指向前,更加珍惜现在,感恩生活,立志刻苦学习,报效祖国。
注:本文稿参考《中共太平镇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