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南方大学是叶剑英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关于华南解放后在广州办好一个新型的革命大学,定名为南方大学的指示而创办的。
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共广州市委书记、市长,南方大学校长叶剑英题词(1950年)
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南方大学"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百万雄师过大江。南京国民党反动统治覆灭。
这年夏天,中共中央确定了解放华南的战略计划以后,毛泽东在北平当面指示叶剑英,要在南方办好一所大学, 可取名南方大学, 并亲笔写了"南方大学" 四个大字。叶剑英当即通过中央组织部, 抽调了曾在延安抗大等校担任过教授的哲学家陈唯实,以及在华北大学等校从事教学工作的十几名干部和学者, 于8月中旬随军南下, 到达江西赣州, 开始进行南方大学的筹备工作。
在叶剑英领导下,拟定了南方大学的教育方针、第一期招生简章、组织机构和开办经费等项重要问题,并书面上报了中央批准。10月14日广州解放后,筹办南方大学的工作干部和教学人员随即抵达广州,在光孝寺成立办事处,开展工作。同时,又由华南分局从广东调来南方大学工作的各级干部和教学人员,共同投入紧张的筹建工作。同时,华南分局决定南方大学的办学校址为广州东郊石牌的国民党政府"总统府", 并立即清理环境, 修缮校舍。
为了加强领导,办好南方大学,专门成立了以叶剑英为主任,方方、萧向荣为副主任,古大存,赖传珠,邓华,陈唯实,罗明等人为委员的南方大学委员会, 全面领导南方大学的工作。 同时,任命叶剑英兼任校长, 陈唯实、 罗明为副校长。 第一期录取学生4300多名,他们分别来自19个省市和港澳以及东南亚地区。
方方到南方大学讲党课。左起:陈唯实、方方、罗明
1951年南方大学副校长陈唯实(左)、副校长罗明(右)
叶帅:"希望很大""要求很急"
南方大学于1950年1月1日正式宣告成立并开学上课。同年2月1日, 南方大学举行隆重的成立典礼。
南方大学校门(1950年)
在南方大学的开学典礼上, 叶剑英和华南分局宣传部长萧向荣、副校长陈唯实等讲了话。 叶剑英在讲话中, 阐明创办南方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大批人民需要的人才, 以适应华南地区经济建设的需要。 他还提出了对南方大学学生的希望:"希望很大, 要求很急。"勉励大家诚心诚意学习, 毕业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针对学员因为刚从旧社会过来,受到一些旧思想的影响,叶剑英说:"……我们要建立一个崭新的中国,首先要培养大批革命干部并保持艰苦创业作风。"他勉励同学们清除旧思想,确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叶帅的讲话像一把火把大家的心里烧得暖烘烘的,大家对新大学都充满期待和信心。
在主持创办南方大学过程中,叶剑英提出了"学习理论,改造思想,钻研业务,参加革命"的教育方针;倡导"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忠诚,团结,朴实,虚心,勤劳,勇敢"的校风;要求师生员工"甘当小学生,甘当勤务员""紧张地工作,战斗地学习,愉快地生活".叶剑英校长亲自为南方大学写了"大家同心协力,为办好一个南方大学而奋斗! 培养干部, 扩大影响。" "革命熔炉"的题词。
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陆定一(左)视察南方大学并作时事报告。右为陈唯实。
古大存参加南大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29周年活动并作报告。左起:陈唯实、古大存、罗明
革命熔炉铸造英才
南方大学是一所多层次、 多规格和多形式的高等学校。 它先后分设六个部,即六个学院。第一部为文教学院,主要是培养中学教师和文教干部。第二部为行政学院,主要是培养区以上政权机关的行政工作干部。第三部为财经学院,主要是培养财经专业人才。第四部为政治研究院,主要是团结高级知识分子和民主人士,进行理论学习和研究。第五部为工人、民族学院,主要是培养工会干部和民族干部。第六部为华侨学院,主要是吸收归国华侨青年,培养侨务工作干部和参加祖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同时,南方大学还接受有关部门的委托,举办了各类短期培训班。
学员们在小礼堂外集中听辅导课(1950年)
学员们在劳动建校活动中踩泥打砖
1950年6月,中央召开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叶剑英校长委派罗明副校长为南方大学代表到北京参加了会议。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出席了会议,对南方大学的办学方向和教育方针给予充分的肯定。
南方大学从成立到1952年10月全国高等院系调整并入华南师范学院而结束, 共办了三年时间。 先后招收学生四期,共培养出正式毕业生 1. 8万多名。他们毕业后在土地改革,抗美援朝,经济建设,文教建设,政权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方面,都作出了应有的努力,并在实践中锻炼成长,有许多同志担任了重要工作。
南方大学被誉为"革命熔炉","南大精神"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