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顺县汤南镇汤坑战役旧址
汤坑战役,是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军南下至广东揭阳县玉湖和丰顺县汤坑交界的揭阳县汾水村前后作战的重大战役。这场惨烈战役,在南昌起义部队的战史上有着重要一笔。
聂荣臻元帅回忆录中有关章节剪辑
战斗
1927年9月底,“八一”南昌起义军入粤后,激战大埔三河坝,横扫丰顺县留隍残敌,直取潮安城,转战揭阳。28日凌晨,由叶挺、贺龙率领的起义军,兵分两路向山湖、汤坑进发。一路起义部队在汤坑附近的汾水与敌人激战,揭阳农军2000余人大力支持起义军;丰顺农民自卫军有7000多人,从八乡、河西开出汤坑接援。古大存带领的五华农军也赶来迎接起义部队,在丰顺桐梓洋蛤蟆落井(地名)受到国民党陈济棠部队阻击,未能与起义军取得联系。另一路起义部队在山湖与国民党军队王俊、薛岳等部激战,敌我双方损失很大。由于敌众:有五个师共一万五千人,我寡:只有五千多人,且伤亡近半,粮弹不足,缺乏后援以及地形对我极为不利等原因,我军总指挥部30日凌晨主动撤出战场,向潮安、普宁方向撤退。
八一南昌起义军汤坑战斗铜盘村遗址。最高处的建筑物上至今保存着当年叶挺部队机关枪连扫射的弹坑。
牺牲
汤坑战役经过两昼夜激战,南昌起义军伤亡很大,2名团长阵亡。战斗结束后,揭阳、丰顺群众收埋起义军官兵遗体1250具。据汤南镇隆烟村崇德堂内石碑(立于民国25年1月)记载:“丁卯收埋贺叶阵亡官兵一仟两佰伍拾人,用去大洋柒佰伍拾元”。
丰顺揭丰崇德善堂及有关记载
余部
汤坑战役之后,叶、贺带的部队,于30日拂晓迟到揭阳县城。然后准备由小路退至潮州,与前委、革委首脑机关和在潮州的第三师,在三河坝的第二十五师汇合,再退至福建。上午十时,部队行至揭阳玉窖时,闻知潮州遭敌攻陷,我军即改道集中炮台,经关埠,贵屿,向海陆丰方向撤退。10月3日到达普宁流沙镇。这支余部于10月中旬和海陆紫农军会合,成立工农革命军第二师(后整编为红二师)。
陆河县新田镇激石溪村红二师纪念亭
汤坑战役虽然最后我军失利了,但这场共产党领导下的重大战役,是我军历史档案上记载的有名的战役,它进一步激发了当地人民群众的革命斗争情绪,使群众认识到武装斗争与土地革命相结合的重要性。今天回顾纪念这一段历史,通过缅怀和告慰革命先烈,要凝聚民族精神,让革命老区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