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抗战红色印记见证了广东深厚的革命底蕴和伟大荣光。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南雄党组织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高举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从南雄实际出发,积极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和抗日武装斗争。1939年冬至1940年,广东省委在瑶坑村领导指挥了全省的抗日救亡运动,被誉为“红色祖屋”。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后,国民党广东省政府迁至韶关,省委机关在南雄瑶坑期间,掩护了以省委书记张文彬等人的省委机关活动,为保障省委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救亡运动作出了贡献。南雄人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抗争、不怕牺牲、前赴后继,为抗日战争取得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战期间中共南雄中心县委党员训练班旧址
南雄县抗日十二中队于1945年1月成立后(其前身是珠玑乡民众抗日自卫队),是由地下党直接领导的一支抗日队伍,多次与侵雄日军作战。如1945年2月14日,侵雄日军20多人窜到下黄岭一带抢掠时,抗日十二中队闻讯立即开赴到下黄岭阻击日军,并把日军击退,使之抢掠不成。同年6月,抗日十二中队派出精干小分队,在夜幕的掩护下,向驻守在南雄城宾阳门的日军进行了连续7天的射击,给侵雄日军很大的压力,弄得他们坐卧不安。6月中旬,侵雄日军一个排到矿岭村抢劫群众财物,十二中队赶赴阻击,迫使日军撒退。6月下旬,十二中队在均平墟缴获日军战马一匹。7月又配合国民党军队一个营攻打驻扎在南雄城北门的日军。
钟蛟蟠烈士故居
南雄钟蛟蟠(1899年—1939年),1899年出生,南雄县珠玑乡灵潭村人。1927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钟蛟蟠任一一五师独立团宣传科长,随军奔赴抗日战争第一线。1939年9月牺牲。
1938年2月25日上午9时,日机十二架空袭南雄,中国飞机十二架从西校场起飞迎战。从1937年底至1940年止,日机入侵入我县三十一次,共一百四十五架,投弹四百一十四枚,县城内房屋共有一千八百余间,其中被炸毁二百七十五间,焚毁二百八十间,占县城房屋三分之一。全县村(圩)镇被破坏十分之一,被害者一千余人,其中在县城被炸死一百六十六人;全县无辜难民达十余万人,占当时人口一半。敌人的10多架98式飞机,除被我方飞机击落外,全部油尽坠海。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托举伟大梦想。我们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牢记由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动员和激励南雄老区人民在新时代大力弘扬抗战精神,把伟大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际行动。要多宣传南雄人民的抗战经历,保存南雄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记忆。要汇聚老区干部力量,加强抗战精神研究,丰富中国人民抗战精神的时代内涵和时代价值,使之成为引领新时代南雄老区建设发展的精神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