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县沙田镇与广州从化接壤,境内山高林密,地势崎岖险要,易守难攻,进退自如,特别是该镇天中村的天堂山,曾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
早在1938年8月,中共广东省委通过统战关系把地下党员周冷(周振国)派到新丰,任民众抗日自卫团统率委员会政训员。当时,新丰沙田区人民的抗战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率先建立了一百六十多人的民众抗日自卫大队,分两个大队,每个大队有七八十人,很多民众也纷纷捐钱捐物支持抗日。时任天中天堂山甲长的潘启梅是贫苦农民出身,但有一定的觉悟,积极筹钱筹粮支持抗日,还自购一支汉阳枪,与同村的潘启珍、潘允炳、潘允才等8人自带枪支加入民众抗日自卫队,他被任命为小队长。
为提升民众武装抗日自卫队作战能力,政训员周冷首先到沙田区进行点检,期间根据上级党组织及国民党政府要求,在沙田天中相公祠举办沙田区民众抗日自卫大队集训班。训练期间,周冷通过三操两讲、晚上分组讨论等形式,组织各分队开展枪法、地形地物研究、战略战术等军事训练和军事知识学习,并组织学习了毛主席的《论持久战》《论新阶段》等军事著作和教唱了《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游击队之歌》等救亡歌曲。
1939年12月,占据广州的日军为打通粤汉线,命令驻守广州近郊的近卫师团及第18师团通过广韶公路经从化进犯新丰。当时,日军大部队沿广韶公路往新丰梅坑方向进犯,也有小分队从吕田东明走古驿道向新丰沙田区方向进犯。事先收悉情报的沙田民众抗日自卫大队会同国军154师迅速进行研究部署,并决定依靠天中相公祠后面的有利地形,伏击必经钳颈庙的敌军。于是,我方部队组织人员连夜在相公祠后面开挖战壕,构筑工事,与钳颈庙后山互为犄角,准备截击敌军。
不日,日寇果然从吕田东明进入了沙田天中腊坑,在腊坑杀害了10多名无辜群众,制造了耸人听闻的“腊坑惨案”,然后来到了天中横坑并拐弯上到天中马屋排等地。日寇一路过来,一路实施“三光”政策,逼得村民群众不得不躲进深山。在抢掠村民财物过程中,日寇还放火烧了天中腊坑、肖屋、马屋排等地村民的房屋。随后,日寇折回横坑欲往沙田镇墟方向,因此便在经过钳颈庙前进入了我军的伏击范围。
面对日寇的“三光”政策,早已怒火冲冠的我方军民群众同仇敌忾,等待日寇进入伏击范围后,立刻向日寇猛烈开火,把愤怒的子弹射向敌人。日寇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仓皇应战并沿原路惊慌逃窜。此次战斗,我方毙伤日寇17人,其中击毙7人,缴获枪支弹药一批,并击毙日寇战马9匹,获得了战斗的胜利。此次战斗,在打击了日寇嚣张气焰的同时,又通过实战提升了我方军民的战斗能力水平。
1942年5月,新丰地下党中心支部统战委员龙景山兼任第三区署指导员时,与郑选民等人积极在沙田开展革命活动,并在天中天堂山秘密建立了地下党组织、农会和民兵组织、秘密交通站,积极向群众宣传全国各地的抗日形势和武装抗日主张,激发广大群众爱国热情,使沙田天中天堂山成为了一个较为稳固的抗日游击根据地。在他们的影响下,沙田不少成年男子都加入了壮丁队并接受训练。特别是时任天中天堂山甲长的潘启梅思想进步很快,积极向我党靠拢,成为了“白皮红心”的革命人士。
1944年冬,东纵西北支队队长蔡国梁率领叶迈、冯浩等一个连(约80人)回罗浮山,到达新(丰)从(化)边境时,通道被国民党军阻断,他们便在天中天堂山、桃京洞等地隐蔽了一个多月。1945年间,东纵北江支队队长邬强、参谋长黎崇勋先后率领部队在天堂山召开会议,组织策划抗日活动和训练部队。他们的革命活动也得到了当地群众及进步人士、时任国民党沙田区区长潘家杰的支持和帮助。
党员干部群众在天堂山抗日革命根据地参观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