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岭东春天来,桑浦红棉花盛开。在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将要来临的一个阳光明媚日子,我怀惴着一份特殊以激动的心情,驱车前往潮州市潮安区桑浦山宝云岩,寻访神往已久的潮汕青年抗日游击大队成立旧址。意欲采撷那一缕在近九十年的历史时空永不消逝的闪光,因为她印记了中共潮汕在抗日初期艰难又辉煌的英雄遗迹。
潮汕青年抗日游击大队成立旧址——桑浦山宝云岩
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3月上旬,中共潮汕中心县委成立,统一领导各县的“潮汕青年抗日同志会”。
卢 叨
1939年6月21日,入侵华南的日军向汕头、庵埠发起进攻,两地相继沦陷。6月24日,日军从潮汕铁路、护堤路和韩江水路分三路攻占潮安县城。7月6日,潮汕青年抗日同志会撤退到池边村。中共潮汕组织领导人林美南、卢叨、陈勉之、方朗和闽西南潮梅特委代表姚铎等从青抗会战工队中,挑选出30名队员聚集在桑浦山田心村。第二天,在桑浦山宝云岩成立“潮汕青年抗日游击大队”。卢叨任政委,罗林任大队长,冯志坚、黄玉屏任副大队长,这是中共潮汕地区组织,在抗日战争时期组建的第一支公开人民抗日武装队伍,全大队有100多人枪。8月,在保证中共的直接领导原则下,改编为“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独立第九旅游击队”。潮汕青年抗日游击大队成立后,他们抱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主要活动于铁路线和护堤线的枫溪、浮洋、龙湖、彩塘、凤塘、东凤、沙溪等一带,发动群众,多次与日军作战,打击日、伪军,破坏敌人交通线,镇压汉奸走狗。其中有主要两场战斗:
“莲塘初捷”。1939年8月中旬,潮汕青年抗日游击大队开赴北厢一带。北厢地区接近潮州城,是日军与独九旅之间一片狭小缓冲区。9月10日,黄玉屏带领第一分队进入西塘村后,获悉一股日军向西塘村进扰的情报,立即部署队员埋伏于路旁甘蔗园内,当日军进入伏击圈后,采用麻雀战术从四面八方向敌人射击,打得日军昏头转向,抬着伤兵仓皇退走。9月13日,一队日军骑兵进扰莲墩村,侦察班长林克清带领3名队员在云里山伏击,打死日军4名,阻敌前进。这两次伏击成功对游击队员和群众鼓舞很大,当时在重庆的《新华日报》刊登了《活跃在前线的潮汕游击队》的报道。
同年10月7日,游击队经过周密计划,深入日伪据点枫溪云步村,活捉日军伍长加藤始助,独九旅旅部给予赞扬并发来奖金1000元。这是潮汕前线开战以后第一次活捉日本侵略者,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提升了游击队的抗战士气,鼓舞了广大群众抗日救国的志气,激励海外华侨,特别是南洋一带华侨支援祖国的爱国精神。
活捉日军伍长加藤始助地点——云步市场
“洋头侧击”。1939年11月,日军进犯驻守乌洋山的国民党广东省第五保安团阵地,并在洋头村旁高地设炮兵阵地,对乌洋山构成很大威胁,我驻扎在高田村的游击队,悄悄潜入日军的炮兵阵地进行袭击,当场击毙一些炮兵,支援了保安团的阻击,同月25日,游击队奇袭阁州乡日伪自警团,俘自警团员9名,缴获长短枪19支,独九旅旅部发来奖金400元。
1940年4月,因国民党顽固派掀起反共高潮,游击队被迫解散,人员化整为零。保留两个武装游击小组,一支队伍开赴大南山,另一支队伍活动于潮澄饶之间韩江三角洲一带。
抗战期间,潮汕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救亡,英勇抗敌,为抗战胜利、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潮汕青年抗日游击大队更是一支英雄的队伍,活跃在抗日前线潮汕大地,一批革命同志在激烈的战斗中,先后袭击了日、伪腹地多个据点,不怕牺牲,歼灭守敌,艰苦卓绝,英勇壮烈。他们这种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值得后人敬佩和缅怀。
悠悠岁月留痕迹,茫茫史海存记忆。战争的枪声远去,动荡的年代消逝,这个古老宁静的山岩归于恬然和沉寂,但“旧址”永远是“痕迹和记忆”,是革命事业的起点,是历史改变转折点,更是今天幸福在昨天来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