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县枫朗镇大埔角村位于该镇中西部,素有南方的“小延安”之称,是著名的革命老区。老一辈革命家罗明、方方等都曾在此留下革命的足迹,一座简朴的老屋、一棵百年的扬桃树、一间不起眼的“天成商号”……在烽火硝烟中留下了一段峥嵘岁月。如今这片红色热土正孕育着新的生机,在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红土地,当地的老区人民将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红绿相融绘新景,全力打造生态文化旅游特色村。
1939年,日军控制了广东中部和东西两翼之后,以扩占战略据点,打通交通线和夺取经济资源为目的,向广东全省各地发动了无数次军事进攻或扫荡。为确保南方党的工作正常开展,经中共中央批准,决定成立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和西南工作委员会,作为南方局下属的两大派出机构,分别领导华南和西南各省党组织。11月,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简称“南委”)成立,代表南方局领导江西省委、粤北省委、粤南省委、琼涯特委、湘南特委、潮梅特委、闽西特委、闽南特委、广西工委、大埔县委和闽粤赣边委等。南委领导由方方 、张文彬、涂振浓、王涛、郭潜等组成,南委机关设驻大埔。南委在韶关设交通站,在福建平和县设电台互联。1941年年1月“皖南事变”后,国民党掀起了第二次反共高潮,全国革命斗争形势急剧变化,8月周恩来致电南方书记方方等领导指出南委的处境十分危险,提高警惕,预防不测。南委机关为确保安全于当年9月从大麻恭州转移到大埔角仓下的一间小屋子里,并在离仓下不到500米远距离的大埔角圩开办“天成”商号,作为南方分局党委的地下组织联系指挥部。直到1942年6月因郭潜叛变南委机关遭到了破坏。“南委事件”发生后根据周恩来和南方局领导决定,南委机关撤销、工作停止。
如今,在南委旧址院内,一棵一百多年的枝繁叶茂杨桃树上结满了大大小小的杨桃,仿佛诉说着往事:当年中共南委地下党的同志就是巧妙利用这天然屏障在这杨桃树上架设了与外地联络天线,电台发的电波传遍周边四面八方电台一次又一次成功收发,将党的指示和抗日和敌后战斗情报及时准确传递到位,为建设新中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目前,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旧址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岁月静好,走进大埔县枫朗镇大埔角村,平坦的沥青路面干净宽阔,道路两边树木整齐林立,门庭院落干净整洁,一派环境优美、欣欣向荣的景象。大埔角村立足深厚的南方工委红色文化底蕴,着眼丰富的绿色生态环境,擦亮红色名片,以红色旅游+绿色发展的布局带动了新农村建设,助力“百千万”工程。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精心打造红色热土游、生态养生游为主体的文化旅游线路。大埔角村村民这两年感受到的最大变化是以人居环境小切口,不断提高乡村“颜值”。在此基础上积极巩固柚果、烟稻轮作等种植,实现一田“双收”,让经济效益更有保障。
大埔角村在枫朗镇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下,将以红色遗址、西岩万亩茶文化综合园和交通枢纽为节点,打造集“产业、文旅、美丽乡村”于一体的红色文化引领绿色产业发展示范带,大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走稳走实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以红色村大埔角村为“雁头”,大埔角村至上山下村为发展“主轴”,西岩茶乡、将军輋及大王坑村为“两翼”,打造长达20余公里的乡村振兴示范带,描绘出了一幅“山下听一段红色‘讲古’,山上品一杯绿色香茗,进村尝一尝农家特产”的绿色发展美好画卷。
大埔角村——这个当年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地方,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奋力开创红绿相融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