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冬今春以来,纵横革命老区五华县城的琴江河河水枯缺,河床裸露,连接五华县城南北的河口大桥桥下残存桥墩随之浮出水面。这些残存桥墩,历经数十年河水的冲刷,仍静静地矗立河水之中,娓娓地向世人诉说大桥曾经的沧桑往事。
河口大桥下残存桥墩裸露在五华河河床上
河口大桥,横跨五华河,由民国五华县政府投资承建,于民国24年(1935)建成通车。桥长125.5米,桥面宽5.5米,是民国时期五华县兴建的第二座钢筋混凝土平板大桥。旧时国人称水泥为红毛泥,故河口大桥又称“红毛桥”。此桥名在民间一直沿用至今。河口大桥的建成,使位于北岸的大坝圩和南岸的水寨圩从水路往来变成陆路往来,大大方便了两岸人民的生产生活。
民国27年(1938)10月广州沦陷,汕头成为华南地区最后一个对外联系的口岸,大批海外抗日物资均由汕头港转运中国内地。为切断中国的补给通路,实现封锁华南沿海的计划,日军加强对粤东地区的轰炸侵略。民国28年(1939)4月,日本派出飞机2架轰炸水寨、夏阜,死2人,后又派7架飞机轰炸华城东山坳,死3人伤12人。同年6月21日凌晨,侵华日军出动飞机数十架次,对汕头进行大规模轰炸,后海陆部队从海上大举进攻汕头,致汕头沦陷。为阻止日寇向粤东腹地入侵,按照民国广东省政府的指令民国五华县政府奉命炸毁河口大桥的一卡桥面,致使通行仅四年的河口大桥断行瘫痪,民众无不扼腕叹息,痛彻心扉。真是“国破山河在,往事泪欲潸”。沿河两岸群众来往只能又靠船只摆渡通行。
1997年8月2日,全县普降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县城河口大桥受浸时情景
新中国成立后的1951年2月,五华县筑路会将河口大桥被炸毁的那卡桥面搭建成木桥通车,使河两岸大坝、水寨的群众来往得于方便通行。1954年4月,五华县治由华城迁至水寨,河口大桥也经几次整修加固,成为横跨五华河,南接县政府所在地,北连大坝的重要桥梁。1985年,由省公路局投资,将炸毁的桥面改为钢筋混凝土。1997年8月2日,五华全县普降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河口大桥洪水过顶漫浸,桥体受到冲击。至1999年,使用60多年的河口大桥,有关部门鉴定为危桥。五华县委、县政府作出新建河口大桥的决定。
2001年11月,新建的河口大桥竣工通车
2000年5月,新河口大桥拆除老桥原址重建。大桥设计新颖,采用预应力拉杆的钢筋水泥结构三孔吊拱式大桥。桥体全长141.14米、宽15.3米。大桥于2001年11月建成通车,确保了五华县城交通顺畅,商贸如轮,也为五华城市增添了一道绚丽的风景。
五华河河口大桥上游一江两岸美景
历经八十几载风雨,几经修建的河口大桥,她贯通五华南北,在五华的桥梁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她承载着五华人民太多的记忆。现在的五华县城,先后在琴江河、五华河上建有水寨大桥、五华大桥、琴江大桥、华兴大桥、大存纪念桥、长乐大桥等桥梁,在“两河四岸”架起了河上高架走廊,大大方便了小城人民群众的交通出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五华县委、县政府以琴江、五华河“两江四岸”建设为抓手,累计投入100多亿元,着力推进县城扩容提质,采取堤路结合模式,先后完成下坝堤、罗湖堤、澄湖堤、员瑾堤、莲洞堤、大湖堤、河东北堤、水中堤、上坝堤、玉茶堤、增塘堤等河堤升级改造,累计里程超过30公里。同时充分利用河滩地,分别建成长乐公园、老河道公园、滨江公园、下坝湿地公园等10多个;完成华兴路、富强路、公园路等15个市政道路项目升级改造;升级改造和新建6个农贸市场,;建设15个垃圾中转站,县城绿化覆盖率达42.32%,路灯亮灯率达100%;流经县城琴江、五华河的水质达标率为100%.从2014年至今,还先后成功创建“广东省县级文明城市”“广东省卫生县城”“国家卫生县城”,一张张城市名片接踵而来,充满拼劲的老区人民以“硬打硬”务实进取精神改变了城市面貌,用汗水绘就了一幅“宜居五华”的美丽山水画卷。
老河道公园
一座横跨五华河的河口大桥,足于见证一个时代的伟大变迁。荣辱与梦想,旧貌与新颜,如同一面镜子,既辉映着老区建设成就的光辉成就,也折射出五华老区人民与时代同频共振、与祖国同行共进的沧桑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