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丰县遥田镇联丰村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该村有上磜、杨梅坳、锅面、锅下、虾笼、山下、社坑、官田、田心等自然村,境内山清水秀、物产丰富、人杰地灵,东连半陂、南倚桃源、西靠石教、北接江下,居住着潘、丘、赖、曾、李、谭、杨等多姓共1800余群众,在民国时期为遥田乡第一保。解放前,该村群众靠耕田、打长短工艰难谋生,受尽地主恶霸的剥削压迫,饱受日寇和国民党反动派的蹂躏,过着暗无天日、牛马不如的苦难生活,人民心底里藏着反抗斗争的强烈愿望。
今日的联丰村
据馆藏历史资料记载,1945年5月,中共党员李爵(佛冈县人)前来该村,宣传抗日救亡道理,发动群众开展武装斗争,觉醒起来的人民群众成立了农会组织、民兵队伍组织等。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该村很快成为了拥护共产党领导、积极支持革命斗争的红色区域,为抗日战争胜利和新中国成立作出了贡献。
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抗日战争时期,受党组织的派遣,李爵前来遥田乡秘密宣传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斗争工作。他经过反复考察,吸收了赖景勋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在东江纵队北江支队派出的工作组指导下,成立了遥田乡抗日动员委员会和人民抗日自卫队,赖景勋任动员委员会主任兼大队长。他带领抗日队伍活动在江下、联丰、石教、竹岭等一带的村落。1947年,上级党组织为加强对遥田乡人民革命斗争的领导,先后派马达和曾东来到这里,带领革命游击队经常活动于联丰村的杨梅坳、上下磜、锅下、山下一带。在群众的大力支持下,联丰村及邻近的荆竹园、苟子脑、桃源草塘等地成为革命战争的可靠根据地。
在那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联丰村与共产党游击队结下了鱼水相依、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人民群众即使倾家荡产,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也要拥护支持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联丰村多个地方被敌人烧杀抢掠而满目疮痍,以至造成一些群众家破人亡。特别是杨梅坳,多次遭到敌人的扫荡清剿,房屋被烧毁,粮食猪牛鸡鸭和衣物被抢光,群众被拷打、被关押,甚至遭到杀害。据统计,联丰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日军和国民党反动派对该村的扫荡就达10多次,游击队家属和群众被抓去坐牢的有近10人,被抓去罚劳役的有20多人,被炸毁、烧掉的房屋数百间,被抢去的财物不计其数。
踊跃参军参队闹革命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联丰村革命群众大力支持游击队活动,积极参加农会,选举出农会会长赖翼,副会长曾赞赏,委员有曾大桓、赖月增、赖成卓。农会成立后,在游击队指导下,建立联丰村民兵队伍,拿起枪杆闹革命,积极开展分田废债,民兵站岗放哨并收集情报传递消息。妇女也被组织起来帮助游击队员洗衣做饭,照顾伤病人员。一批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即参加游击队),如杨梅坳的赖成功、赖成赞、赖成果,山下的丘交、丘团,田心的赖道津,锅下的丘习明,上磜的潘希岩等先后参加了游击队,壮大发展了游击队人员力量。在血雨腥风的斗争中,丘交、赖道津两位同志在沙田鸡嫲潭与敌军遭遇的突围战中,壮烈牺牲,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
联丰村下磜的潘允源,他在共产党员孔刚、赖清夫妇的启蒙教育和宣传发动下,在严酷的斗争形势里经受考验,由党组织秘密吸收为共产党员。他与大埔村的卢友、潘光灶,金山村的潘强,大马村的胡文等人成为遥田乡早期的共产党员。潘允源光荣入党后,一直暗中为党的事业和革命斗争而默默地作出无私奉献,直到解放后,人们才知道潘允源的共产党员身份,首长们风趣地夸他是“地下党员”,称下磜(潘允源家乡)是“地下联络站”。解放后,孔刚、赖清两位首长多次前来联丰村探望潘允源。潘允源从不居功自傲,也从不摆老资格,他服从组织安排,先后任遥田区江石村高级社社长、农中副校长、二轻厂厂长等职务,任劳任怨为党的事业奋斗了一辈子。
筹粮筹物支持革命武装
革命战争年代,联丰村群众积极筹集粮食物资,大力支持游击队活动。每当游击队进入村里活动和宿营时,群众有的把房屋打扫干净,有的腾出自已的床铺,让指战员们休息。如果不够床睡,群众就用门板或禾秆打地铺。天热季节蚊虫多,群众就用艾草或糠头秕谷熏火烟驱蚊,尽量让指战员们休息好。尽管当时物质条件差、粮食油盐奇缺,联丰村革命群众总是千方百计地筹集粮食和肉菜送给游击队,他们宁愿自己吃番薯、芋头、杂粮,也要让指战员们吃饱肚子。
1949年初,北江第一支队在遥田江下村成立,支队司令部驻设在联丰村山下。何俊才和其他首长在该村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运筹帷幄,留下了很多拥军爱民的动人故事。至今,新丰县博物馆革命历史展厅仍保存着北一支司令部驻在联丰村山下(旧址)的图片和介绍,供人们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文化、缅怀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
北一支司令部驻设在联丰村山下,使该村群众感到无尚光荣并深受鼓舞,他们深知保卫首长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因此,该村革命群众不分昼夜,自愿轮流站岗放哨,以保证首长和游击队员的生命安全。同时,积极筹粮筹款及生活物资,让首长安心指挥战斗,也让联丰村山下多次受到何俊才司令员的称赞。